因為擔心被刺殺,斯大林所有的行程都有周密的安排。比如:送斯大林去機場,或某個城市。實際上從克裏姆林宮坐上汽車的是替身。其實真正的斯大林這時選的是另外一條外人全然不知的路,隻有參與行動的人知道。從領袖官邸昆采沃到克裏姆林宮就有兩條路線。

    雅尼克覺得斯大林可不會被他們活捉,他可不想到時候看著一具屍體去猜測這到底是斯大林本尊還是替身。

    萊因哈德恭聲道。“遵命殿下,我會查清楚的。”

    又商量了其他事宜後雅尼克宣布散會,他還要召開另一場會議。

    因為前線戰局相當順利,最近雅尼克的精力更多的放在國內經濟建設方麵,畢竟前線的戰局固然重要,可後方的基礎建設也不能馬虎。隻有完善了基礎建設,才能讓一個國家在綜合國力還有產能提升上,走上快車道。

    在他的關注下德國和其占領區的公路鐵路建設、發電廠還有其他設施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東白俄羅斯和東烏克蘭,這裏除了之前蘇德蜜月時期德國援建的幾條公路之外大部分都是泥濘不堪的未硬化的道路,和歐洲的高速空如相比簡直就是不堪入目。

    而這些最苦最累的工程自然是由那些頑固不化的戰俘來承擔的,每天給他們最少的糧食,讓他們幹最重的活兒,什麽時候累死了就算。

    除此之外德國已經著手修建核電站了。

    原時空的1954年,蘇聯建成了世界第一座核電站,成為人類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典範。蘇聯第一座核電站建設工程曾被稱為“和平利用原子能”,該工程凝聚了千萬傑出俄國科學家和工程師的集體智慧,以建設工期短而載入史冊,從方案設計到實際竣工僅用了三年時間。逐漸的世界各國建成更多的核電站,與此同時,也伴隨了不少核泄漏事故,而世界第一座核電站奧布寧斯克核電站直到退役一直都保持安全運行,安全運行50年。

    雅尼克下令在德國和其他占領區建設了15座核電站。當然,他也不會在戰爭時期讓核電站投入運行。現在開始修建核電站,等到戰爭結束,核電站建設基本就會完工,到時候將核反應堆裝上就能立刻開始發電了。

    “殿下,我們已經在東烏克蘭和東白俄羅斯地區著手修建了50座火力發電廠,計劃在今年年末投入運行,到時候能給那裏的大部分中小城市保障電力。”一個能源集團的負責人自信滿滿的向雅尼克承諾道。

    雅尼克嚴肅的囑咐道。“質量一定不能出問題,如今那裏也是帝國的疆土,誰要是敢粗製濫造,那就要做好承擔後果的準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