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是能,隻是……”

    水陸空三路中空路是想都不用想,陸路也行不通,那就隻剩下水路,可由拉多加湖周圍的環湖運河來向被圍困的列寧格勒輸送物資。但德軍此時已經攻占拉多加湖的南岸,蘇軍不得不在拉多加湖的西岸再行建造一個新的簡易碼頭。而拉多加湖自古以來就以風雨、迷霧眾多而聞名,小船在湖麵航行尤為危險。

    可斯大林管不了這麽多,用不容置疑的口氣吩咐道。“立刻啟動運輸計劃,一定要確保列寧格勒的糧食供應,決不能讓列寧格勒城裏的軍民挨餓。”

    “是!”

    朱可夫張了張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最終無奈的輕歎了口氣。

    原時空的蘇德戰爭中,朱可夫一直是作為斯大林的“救火隊員”,即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朱可夫。

    在列寧格勒危急時,斯大林將被降級為預備隊司令員的朱可夫召進克裏姆林宮。當朱可夫說希望重返前線時,斯大林說。“去列寧格勒吧!列寧格勒的處境十分困難。”

    戰後朱可夫曾回憶道,斯大林在這句話後還說了一句話,這句話在《朱可夫回憶錄》這本書發表時因政治考慮被刪掉。斯大林的原話是,列寧格勒的形勢是災難性的,沒指望了!

    而對這句話,朱可夫表示說。“那裏的形勢還不至於那樣沒指望。”斯大林聽到這話,立刻提筆給正在列寧格勒指揮作戰的伏羅希洛夫寫了一張便條:“把方麵軍司令部交給朱可夫,您本人馬上飛回莫斯科。”

    由於地麵已經被包圍的水泄不通,朱可夫不得已坐飛機前往列寧格勒。然而當時所有通過列寧格勒的飛機,都有可能遭遇德軍的戰機或者高射炮群擊落(《朱可夫傳》)。蘇軍一個殲擊機中隊護送朱可夫,路上仍然遭到了德軍兩架戰機的追擊,飛行員完成多次驚險操作,才得以脫身。

    幾個月後,因為莫斯科局勢危急,朱可夫不得不再次冒著德軍的封鎖,離開列寧格勒。他走的時候給軍隊下達的命令是“無論如何都要守住,哪怕隻剩下一個人。”

    而此時托了那幾位叛逃的蘇聯元帥的福,朱可夫等原時空的“三駕馬車”隻能留在莫斯科擔任高級參謀。

    前幾天朱可夫向斯大林申請前往前線作戰,可當天晚上德國人的廣播裏鐵木辛哥又鼓動羅科索夫斯基,朱可夫,科涅夫三人投奔德國;甚至說雅尼克殿下已經承諾,一旦他們來到德國,就會給與他們上將軍銜,等到打敗蘇聯,他們將得到元帥軍銜。

    斯大林再次拒絕了朱可夫的請求,弄的他都有點心灰意冷。現在聽到列寧格勒到了這般危急關頭,他想再次毛遂自薦前往列寧格勒指揮戰鬥,可擔心又被拒絕。就這樣猶豫不決到會議結束也沒能開口,跟著眾人離開了會議室。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