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艦隊司令看著那些遠處的水柱,一臉的不屑。“這些愚蠢的蘇聯佬,嚇唬人呢?”

    德軍自然早就得到兩艘“蘇聯級”戰列艦支援到了美國大西洋艦隊的情報,有點忌憚那460毫米口徑主炮,因此壓根沒打算跟美軍艦隊玩炮戰。雖說蘇聯級戰列艦的瞄準係統的性能跟屎一樣垃圾,可萬一他們運氣爆棚呢。

    因此,當艦載雷達發現美軍艦隊的時候,德軍艦隊司令便下令發射氧氣魚雷;而這些魚雷是最新式的改進款,裝有聲導機構和磁性引信,隻要抵近敵方戰艦就會爆炸;並不會像原先的聲導魚雷那樣隻會攻擊敵艦的艦艉螺旋槳。

    蘇軍的第二輪炮火來襲,準頭依舊慘不忍睹,比第一輪更加誇張。戴維斯司令甚至想通知這兩艘戰列艦別在無謂的浪費炮彈了,等足夠近了在發揮火力不更好?!

    可就在這時,一艘蘇聯級戰列艦的側舷猛的激起一股巨大的水柱,緊接著是第二股,第三股!另外一艘戰列艦也未能幸免,船舷激起五六股衝天的水柱!

    “上帝啊!!”

    原時空的大和級戰列艦看似強大,不過也有不少缺點。

    比如材質方麵,大和級的關鍵部位使用VHFa高硬度裝甲板製造,乃是島國以英製KCType為基處改良而來,而KC-Type裝甲則是在1913年跟著向英國購買的金剛號巡洋戰艦而引進島國的,這種裝甲技術跟1930年代以後的英、美、德裝甲相比自然遜色一籌;根據戰後的測試結果,美國人認為島國的VHFa裝甲板強度比美國戰艦用於關鍵部位的class-A裝甲板低10%。此外,大和級的裝甲設計過度強調裝甲厚度,卻沒有考慮如何吸收命中彈帶來的震波,導致被擊中後主裝甲帶可能沒有受到太大損傷,但其他結構承受不了應力而率先破損進水。

    而在魚雷防禦方麵,戰列艦通常無法做到與水麵以上裝甲的水準,這是因為當時戰鬥艦主要都是依據「戰艦對轟」作為防護設計依據,將有限的裝甲重量集中在水線以上的防護;至於水下的防禦,則靠著吸震結構或水密隔艙來控製、降低損害,或者以抽水泵浦來調整艦內進水以消弭傾斜,如此即便能控製災情,大量的進水也是免不了的;雖然有些戰鬥艦的主裝甲帶會延伸至水線以下幾層甲板,但主要也是防備在水線附近或以下命中的敵方大口徑炮彈,而不是魚雷。

    例如,大和級的主裝甲帶沒有保護到水線以下,雖然為了防止島國海軍最擔心的水下彈道炮彈攻擊(諷刺的是,島國當時十分重視此類炮彈的開發,就是針對戰列艦水下以下防護不足的弱點),而把STS裝甲延伸至艦底,但這層裝甲卻是在隔艙內部,無法阻擋魚雷攻破外層隔艙,結果就是中雷後照樣大量進水。加上大和級的隔艙設計過於簡單,吸震能力不良,麵對魚雷爆震威力時可說雪上加霜。

    雅尼克自然不會好心到幫蘇聯人改進這些缺陷,而是全部保留了下來;加上蘇聯人的工藝問題,蘇聯級戰列艦的裝甲強度甚至大不如大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