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美國的另一個鄰居墨西哥。

    原時空的二戰曆史很少提及墨西哥,可能是因為後世它和美國之間長期存在的緊張關係。然而,在1942年5月向軸心國宣戰後(墨西哥本是想坐山觀虎鬥,可當時兩艘墨西哥運油船在墨西哥灣沉沒,美國人調查說這兩艘運油船是德國潛艇擊沉的。迫於美國政治壓力,墨西哥不得不對德國宣戰。),墨西哥在盟軍的勝利中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在戰爭期間,墨西哥和巴西是唯一派遣軍隊到海外作戰的拉丁美洲國家。墨西哥精英空軍中隊阿茲特克鷹在1945年菲律賓解放期間執行了數百次任務。

    而另一個巴西則是典型的牆頭草。

    在當時的人們看來,巴西是根本不可能參加這場戰爭的。首先就是巴西的軍隊,巴西雖然有軍隊,但是已經休閑太久的巴西軍隊,好久都沒有參加過戰爭了,大家都不知道他們的戰力如何。

    而且就算巴西參戰那麽也會是德國的同盟國。

    為什麽這麽說呢?

    在30年代,巴西和德國一直處於蜜月期,德國是巴西棉花的最大購買商,同時也是巴西咖啡和可可豆的第二大進口國,而巴西也經常從德國那裏購買各種武器裝備。

    而在巴西的德國後裔高達100萬,巴西的航空領域也都是德國航空公司。由於始終對美國心存芥蒂,巴西和德國的合作有點遠交近攻的意思。

    所以,就連美國也認為巴西很可能加入軸心國陣營。為了以防萬一,美國製定了代號為“金鍋”的計劃,打算派出十萬遠征軍攻占從裏約到貝倫一線的戰略據點。

    但是這個計劃最終沒有付出實踐,因為巴西竟然對德宣戰了!

    巴西在反複權衡利弊之後,選擇加入了同盟國陣營,並迅速沒收了所有在巴德國企業、輪船、資產。

    在對德宣戰後,巴西決定派出遠征軍趕赴歐洲。1944年7月,巴西遠征軍搭乘美國運輸船趕赴歐洲戰場,總兵力為2.5萬人,包括炮兵群、工兵營以及67名女護士。

    巴西久不經戰事,總兵力也僅有2.5萬人,連小胡子都嘲笑說:“巴西人如果能夠在歐洲作戰,那連蛇都會抽上一袋煙了。”結果巴西遠征軍真的在旗幟上花了一條抽煙的蛇。

    巴西遠征軍兵力雖然不多,但是戰績還不錯。犧牲450人,俘虜了2萬多名敵軍,接受了德軍第148榴彈炮師和三個殘存的意大利師的投降,可以說出去時是一個師,回來時卻帶了四個師的裝備。由於遠征軍中有很多意大利裔士兵,時常喬裝成意大利人騙開德軍防線,所以德軍對他們恨得咬牙切齒。

    巴西的這種牆頭草行為正是應了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

    而如今這條萬年不變的真理再次應驗,眼看德國空軍對美國本土肆無忌憚的轟炸,而美國隻能窩囊的一次次交錢;墨西哥和巴西哪還有勇氣向德國宣戰,都無比堅定的宣布了中立。而其餘南美洲國家在原時空的二戰就抱著事不關己的態度,大部分都沒有卷入戰爭,這時候更不可能趟這趟渾水。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