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關於IS-2流傳最多的謠言就是D-25T是榴彈炮改來的,彈道如同小便一樣,精度更不能看。不過它能以795米/秒的初速發射BR471穿甲彈,不考慮彈重的話這樣的水平就當時主流坦克炮而言是中規中矩的,不好也不差。當時德國最常見的75毫米坦克炮,身管長普遍也才L46-48,初速800,不比D-25T好多少,而即使是以精度著稱的56倍徑的88毫米KWK36,其彈道性能也是和IS-2相近的,並沒有優勢。

    IS-2最主要的劣勢是坦克自身落後的瞄準鏡和坦克手(還有一個就是射速)。二戰中蘇軍文化學曆普遍低下,坦克手很少係統的學習過預瞄移動目標或使用軸線校準技術,坦克的光學瞄準鏡和炮身也很少校準,這會大大降低主炮精度。如果換裝上德軍的蔡司瞄準鏡,換成德軍坦克手來操縱,那IS-2絕對是縱橫戰場的可怕利器。

    要是隻有蘇聯一個,雅尼克倒也不會太在意,可現在蘇聯和美國聯合了,蘇聯可以用上美國提供的瞄準器,雖然性能依舊不如德國蔡司,可也遠高於蘇聯產的瞄準器,戰鬥力也會翻一番。

    據雅尼克所知,在原時空從IS-1的重型坦克的樣車下線到IS-2投入戰場,僅僅花了半年時間而已。也就是說最多半年之後德軍坦克部隊就要麵對比原時空更加強悍的IS-2重型坦克。

    “拿到設計圖紙後送到克虜伯,讓他們造幾輛出來,然後帶娜塔莎的情報員去參觀一下,讓他把消息傳回國內。”等到斯大林得知給予厚望的新型坦克的性能數據被德國掌握的一清二楚,還會繼續生產IS係列坦克嗎?

    上次蘇芬戰爭中雅尼克派出了仿造的拉格-3戰鬥機,斯大林大為震怒,責令貝利亞徹查此事。結果拉沃契金設計局上到高級工程師,下到普通工人,凡是跟拉沃契金設計局相關的人員無一例外的受到了最為嚴格的審查,原時空大名鼎鼎的拉沃契金設計局就此癱瘓下來,到現在還未恢複過來,更別說生產性能優異的拉-5,拉-7等戰鬥機。

    不知道這一次又有多少人要倒黴。

    不過既然不能為他所用,那自然是死的越多越好。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