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

    隨著震天的呐喊,密密麻麻的蘇軍士兵衝向了德軍不久前占領的一處小山坡。

    小山坡的臨時陣地上,德軍營長看著這些好像打了雞血一樣,高喊著烏拉口號衝過來的蘇軍士兵,露出鄙夷的神情。“嘖嘖,這些蘇軍指揮官的戰術思想還停留在上一次大戰時期呢。”

    其實早在俄土戰爭時期,人們就發現密集的衝鋒已經要過時了,但到了一戰,各國的戰術都是挖很深很深很深很深的站壕,再鋪上鐵絲網。這玩意兒會大大地阻礙進攻方的速度,導致更大的傷亡,守方的野戰炮炮口時刻瞄準“無人區”,這種情況使進攻方不得不采用人海戰術(人少了衝不過去)。

    而到了二戰時期,除了蘇軍和日軍,幾乎沒有哪國大規模玩這種人海戰術。

    當然,他們的人海戰術並不是無腦悶頭衝,日軍的衝鋒很有章法,隊形既不過於集中,也沒有過於分散。每個班十三四個戰士被分為四個戰鬥小組,三個步槍小組在前呈斜線排列,掩護後方的機槍小組。這樣每個小組的射擊視野都不被遮擋,而且還能形成交叉火力,相互配合。

    日軍操典對單兵的戰術規範也有詳細要求。衝鋒的前半段日軍要求士兵必須挺直腰杆,這樣進攻速度比較快,還有利於保持軍容和士氣。接近敵方陣地前兩三百米時,則要求士兵盡量彎腰曲膝,利用各種有利地形做掩護。越過這最後的兩百米,日軍最擅長的白刃戰就開始了。不過日軍進攻非常依賴炮兵支援,隻有充足的炮火支援的時候萬歲衝鋒才有效果,不然就會變成自殺衝鋒。

    而蘇軍則在20世紀30年代初期,就開始研發各種各樣的新式武器,並嚐試對部分部隊機動化。在以圖哈切夫斯基為代表的一批卓越將領的影響下,蘇軍理念非常超前,甚至能夠接受在當時被認為是“沒啥用”的衝鋒槍這種新式武器,要求每個作戰單位都裝配。

    蘇軍的“大縱深”作戰理論更是一套完善而強悍的作戰體係,然而,由於肅反運動的發生,軍官團體素質的急速下滑,蘇軍蓬勃的發展期就此中斷,“大縱深”日漸僵化,初期建立起來的大兵團作戰理念卻是深入人心。不過,被倉促提拔的軍官水平有限,大多並不適合指揮大兵團作戰,不少軍官思想甚至還停留在一戰時期,隻會讓步兵一股腦地向敵軍陣地衝鋒。

    不過這樣的無腦衝鋒,並不是蘇軍衝鋒戰術的初衷;正兒八經的步兵衝鋒戰術,實際上是經過了漫長的發展與完善的。早在沙俄時代,俄軍就規定當步兵發起進攻時,單兵之間保持一步左右的距離,以密集隊形向對方展開衝擊;作戰單位與單位之間則保持300-400步。蘇聯時期,該戰術得以強化,規定單兵之間距離規定在5步左右,並根據不同情況製定了種類繁多的作戰隊形,旨在分散敵軍火力,靈活快速而凶猛地衝擊對方防線。

    由此可見,正宗的蘇軍步兵衝鋒戰術與“無腦衝鋒”根本就是兩碼事兒,而當蘇軍扛過了戰爭初期的潰敗後,他們不但適應了戰爭強度和德軍戰法,還想出了破解德軍進攻的辦法。冷靜下來的蘇軍無疑是非常可怕,他們將步兵衝鋒戰術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