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105“螺旋”空天戰鬥機。這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款太空戰鬥機,采用三角翼,是當時非常新穎的技術——可變式二麵角機翼,在發射還再入大氣層的時候,以60度的角度折疊(一說還可以折疊成78和55度)。如果飛機進入亞音速飛行,則將機翼展開至水平位置,獲得優異的飛行性能。這一型號與當時蘇聯的各種飛機都大不相同,甚至有些古怪,飛機底部是平底,是升力體式機身,前部較大並向上翹起,因為和俄羅斯套鞋有些相似,被送了個綽號“套鞋”。

    美國也不甘示弱,直接祭出了“星球大戰”計劃。“星球大戰”中最著名的設想是天基攔截器。這種部署在太空軌道上的攔截裝置依靠自身動力追蹤、識別和瞄準目標,不但可以對付蘇聯導彈,還能直接摧毀高軌道衛星。整個攔截係統由1600個攔截器組成,且不論維護開銷,僅發射費用就高達600億美元!

    雖然“星球大戰”計劃被譽為拖垮蘇聯的驚世大騙局,不過此計劃並非全是兒戲。沒花錢的其實隻是其中的一部分比較搶眼的科幻武器,而不太顯眼的那部分燒掉的錢一點都不少。後世先進的雷達技術,數據鏈傳輸技術,導彈鎖定和攔截技術,火箭助推技術都是從“星球大戰”計劃中發展而來的。

    *************************

    第二天上午,工作人員們給“瑪瑙”動了個簡單的小手術,植入了一些傳感器以測試其肋骨的呼吸和勁動脈的搏動,隨後穿戴好宇航服抱進了火箭頂部的座艙內。

    “‘哈提二號’準備發射,三十分鍾準備!”

    “15分鍾準備!”

    “1分鍾準備!”

    “……5、4、3、2、1!”

    “點火!”伴隨著震天的巨響,一團耀眼的烈焰從火箭底部噴湧而出。

    座艙裏的“瑪瑙”發出不安的的嘰嘰聲,通過無線電傳回指揮室。

    “‘瑪瑙’的心率達到90次/分,體溫正常。”聽著工作人員報出的“瑪瑙”身體狀況數值,坐在雅尼克身旁的小伊麗莎白小聲問道。“雅尼克哥哥,‘瑪瑙’是不是很害怕啊?”

    雅尼克暗道換誰都得害怕啊,要是把他塞進火箭裏發射上去,說不定都能嚇尿了。“應該是吧。”

    “助推器發動機關機!”

    “座艙溫度45度,‘瑪瑙’體溫正常,心率110次/分!”

    “助推器與同心級分離成功!”

    “座艙溫度50度,‘瑪瑙’體溫38度,心率130次/分!”

    “火箭達到預定高度!座艙與火箭分離成功!”

    “座艙溫度60度,‘瑪瑙’體溫39度,心率達到150次/分!”太空處於真空狀態,沒有大氣層的保護,太陽照射時溫度可高於100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