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英國沒有能力拿下歐洲,沃爾西斯的戰略對英國來說就非常重要了。

    碎片化的歐洲,始終是英國歐陸戰略的核心之一。法國梟雄拿破侖想統一歐洲,這引發了英國的巨大生存恐慌。從公元1793年,至1815年6月的滑鐵盧之戰,共出現了七次反對法國的同盟(含滑鐵盧之戰),每次都有英國。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主線都是德國企圖統一歐洲。法國淪為次要角色,已不足以威脅到英國的歐陸戰略,所以英國與法國以及其他歐洲國家聯手,共同遏製德國。

    對於二戰後的蘇聯,英國人更是恨不得將其大卸十八塊。因為當時蘇聯統一歐洲的可能性遠大於拿破侖時期的法國、二戰德國。英國人每每提及蘇聯的鐵甲洪流,都莫名恐懼。二戰一結束,丘吉爾立刻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

    “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裏亞海邊的裏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了,這張鐵幕後麵坐落著所有中歐、東歐的古老國家的首都——(一堆首都的名字),這些著名的城市和周圍的人口全都位於蘇聯的勢力範圍內,全都有以這種或那種的方式,不僅落入蘇聯的影響之下,而且越來越強烈地為博斯克所控。”

    這樣的演講無疑具有極強的攻擊性,並且,在演說中,丘吉爾還說對蘇聯的擴張不能采取綏靖政策,要與美國聯合來阻止蘇聯的“侵略”。這場演說被譽為冷戰開始的標誌性事件。

    蘇聯解體後英國依然懼怕實力遠不如蘇聯時期的俄羅斯。美國圍堵俄羅斯,德國、法國都是有不同看法的。唯獨英國,是美國(對俄羅斯)打壓最堅定的支持者。二十多年來,要說俄羅斯與哪個歐洲主要國家(不包括幾個投靠美國的東歐小國)關係最差,可能就是英國。在曆史上,俄羅斯(沙俄、蘇聯)並沒有嚴重傷害過英國,搞過大殺戮。英國之所以置俄羅斯於死地而後快,主要就是防止俄羅斯統一歐陸。

    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了幾百年,雅尼克真要穿越到英國,光是說服那些老家夥征戰歐洲大陸恐怕都得花上半輩子,中間稍有閃失說不定還會被踢出軍政界,永無翻身之日。

    這番話讓伊麗莎白王後臉上閃過一絲尷尬之色,而雅尼克坐到她對麵的椅子上,看著她的眼睛,很認真的說道。“不過我覺得出生在英國不錯,說不定當年舞會上邀請王後殿下跳舞的就是我了。”

    伊麗莎白王後沒有回避他的目光,直直地望著他,眼神中有種難言的複雜。

    兩人就這麽默默的對視著,直到幾滴晶瑩的淚水從她的眼角滑落。

    “!!”怎麽就哭了?雅尼克拿出手帕幫她擦拭眼角的淚水,可下一秒她的眼淚如同決了堤的河水般奪眶而出。

    雅尼克真有些慌了。“王後殿下……”

    伊麗莎白王後哭的更大聲了。“別叫我王後殿下,我不是你的王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