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雷機的優勢和劣勢正好是俯衝轟炸機的反麵。對大型水麵戰艦來說魚雷是非常大的威脅,一枚就足以造成進水減速,命中數增多則更危險。與之相對,魚雷機的突防率和命中率都很低。

    魚雷其實是個非常精貴的東西,舉例來說二十年代各國的巡洋艦基本都把魚雷發射管放在中甲板,因為位置再高魚雷落水的時候就摔壞了,其精密脆弱的程度可見一斑。航空魚雷雖然經過結構加強,但對投放時的速度、高度和姿態還是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想象一架速度很慢、低空直線飛行、機體強度又很一般的魚雷機,將其稱作活靶子恰如其分。為了有效覆蓋敵艦的機動範圍,魚雷機必須集群攻擊,大口徑高炮是其受到的主要威脅,有了近炸引信之後更是如此。

    在太平洋戰爭中,為躲避美國海軍密集的火力網,日海軍航空兵還創造出一種魚雷機超低空蛇形。

    在超低空飛行過程中蛇形規避對方的防空火力,理論上可以到達目標位置進行投雷。不過這種戰術在美軍日益凶殘的防空網前沒有太大作用,太平洋作戰前期日軍魚雷機陣亡率約50%,後期的白晝攻擊陣亡率則一度超過90%,甚至可以比肩神風。

    總的來說二戰魚雷機飛行員都是很悲壯的。天上戰鬥機攔截,海麵上各種口徑的高炮機槍,在這樣密集的火力網之下還要降低高度、減速,才能夠正常地扔出魚雷,而最後還可能麵臨魚雷機械故障無法命中或引爆的結果。完全就是拿自己的性命去博一個重創敵人的機會。

    因此現在的德軍航空魚雷都安裝上了聲導機構,可以在敵方射程之外投下魚雷。

    馬克斯.巴斯蒂安哈哈一笑。“說不定還真是個傻子,聽說斯大林在之前的大清洗中洗掉了一大批有能力的軍官,運氣好的隻是革職下獄,運氣差的直接被殺。然後有的軍官從連長一路直升到師長,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真是可怕。為什麽那些被清洗掉的軍官不反抗呢?斯大林就不怕軍隊嘩變?”

    “造反嘩變?”馬克斯.巴斯蒂安搖搖頭。“人在殺豬宰羊的時候,你看見其他那些豬羊有什麽反應?今天一小撮,明天一小撮,分而治之,都報著僥幸心理,看別人笑話,以為利刃不會落到自己頭上。”

    “斯大林作為一個老練的政治家,應該很擅長處理這種事的。分化瓦解,循序漸進,不可能急於求成而讓軍官聯合起來。比如挑動軍官間互相告密,激起之間矛盾等等。軍官們沒有一點點凝聚力,完全就是一盤散沙,想團結一起也是非常困難。

    最重要的是一切資源和力量都掌握在斯大林一人手中,這些軍官也就沒有了反抗的資本,既然沒有反抗當然也不會有軍隊嘩變了。”

    副官恍然大悟的點點頭,勤務兵拿來了一台相機。

    馬克斯.巴斯蒂安整了整軍裝的衣領,背對著玻璃窗,麵對鏡頭露出了一抹勝利的微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