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叛軍已經占領了司令部,列萬多夫斯基司令和政委同誌恐怕已經凶多吉少。”

    “!!”軍區司令部都被人占領了?斯大林臉上的肌肉劇烈地抽搐了幾下。“叛軍是什麽人?”

    “外高加索軍區第3軍第47步兵師,師長是羅蒙諾索夫。”

    “你是說整個師都叛變了?!這些該死的混蛋!”斯大林生生捏碎了手裏的大煙鬥,渾身直哆嗦。“列萬多夫斯基這個蠢貨,軍區裏藏著一個師的叛軍都不知道?真是該死……”話說到一半,斯大林覺得不能在這個生死不明的蠢貨身上浪費時間。“傳我的命令,把那些47步兵師家人絞死!不用審問了!統統絞死!”斯大林原本就對自己故鄉同胞充滿厭惡,現在一聽叛軍都是格魯吉亞軍人,而且還有可能是何德國人勾結叛亂,更是怒火中燒,恨不得親自掐死這些混蛋!

    “呃,斯大林同誌,第47步兵師是格魯吉亞本地人,他們的家屬也都在格魯吉亞。”除非“收複”格魯吉亞,不然他們也沒辦法絞死那些人。“而且那些叛軍肯定是把格魯吉亞、納美妮亞、阿塞拜疆的軍事部署交給了德國人。德國人的精準轟炸讓這三個共和國已經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立刻派援軍!命北高加索軍區……”剛要下令北高加索軍區派兵進入格魯吉亞剿滅叛軍的時候,斯大林卻頓了下來。

    北高加索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曆史上,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蒙古帝國以及奧斯曼帝國都曾在這裏大動幹戈,其間充滿鎮壓與反抗。公元1817—1864年,沙皇俄國曆經40多年戰爭,終於征服北高加索,車臣也在1859年被納入俄國版圖。北高加索的麵積約25萬平方公裏,人口有1000多萬。它包括車臣、印古什、達吉斯坦、北奧塞梯和卡巴爾達—巴爾卡爾5個自治共和國,還包括克拉斯諾達爾和斯塔夫羅波爾兩個邊疆區。這裏有幾十個民族,民族性格倔強驍勇,民族關係錯綜複雜。這裏的宗教也名目繁多,東正教、伊嘶蘭教和猶大教等各種教派交織在一起。沙皇俄國的野蠻征服以及本地區的民族矛盾和宗教紛爭,使北高加索積累起多種衝突因素,其曆史宿怨既多又深。

    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政權在北高加索建立了許多民族自治實體,其中包括“車臣自治州”。而後北高加索曾多次發生重大變故。1929—1935年的農業集體化,在這裏引起強烈抗議,僅車臣就發生268次暴力活動。

    要是現在調動北高加索軍區,指不定會鬧出什麽亂子。

    “命令北高加索軍區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嚴防出現此類事件!!還有,德軍的地麵部隊進攻了嗎?”

    “暫時沒有,不過他們往大高加索山脈投下了不少傘兵。”

    “傘兵?”斯大林略一思索,便猜到了德軍的意圖。

    他們是想要依靠大高加索山脈阻斷蘇軍增援格魯吉亞!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