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騎兵隊伍在崎嶇的山路飛奔而行,他們各個背著卡賓槍,腰間挎著騎兵刀,身體隨著戰馬的跑動不停的顛簸著。

    從臂章圖案可以發現他們是哥薩克騎兵。

    哥薩克騎兵曾是一支驍勇善戰、所向披靡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軍隊。

    俄羅斯有句話:俄羅斯的大部分領土,都是哥薩克騎兵衝出來的。

    當年的俄羅斯僅僅是烏拉爾山以西的部分,還未涉足亞洲。吃苦耐勞的哥薩克卻將領土擴展至烏拉爾山以東,並且於1643年將堡壘修到了黑龍江上。

    哥薩克們活下來的方法非常簡單——吃能吃的所有東西,用能用的所有東西。在苦寒的西伯利亞,利益道德全是狗屁,能活下去才是實打實的真理。他們還是憑借自己老祖宗的那一套,四處尋找當地土著打家劫舍,終於為俄羅斯獲得了大片的領土。

    在俄羅斯著名的彼得大帝在位期間,哥薩克也大量加入了對奧斯曼帝國和克裏米亞汗國的戰爭,並且戰績傲人。

    拿破侖也曾經和哥薩克們交過手,他坦言道:“如果我的部隊有哥薩克騎兵,我的軍隊將席卷世界。”

    雖然哥薩克們驍勇善戰,不過名聲卻相當差。哥薩克騎兵的殘暴程度超過當年的蒙古騎兵,他們會把所有人都殺掉和趕跑,甚至會吃人肉喝人血,他們會把小孩子摔死,會把女人抓到馬背上強奸。哥薩克騎兵也絕不歡迎俘虜,大概是因為他們自己從沒有做過俘虜,所以也不怎麽知道如何對待俘虜。

    而且他們也不是很老實,哥薩克的部族屢次叛變,讓俄國統治階級頗為頭疼。最終為了控製這些不守規矩的哥薩克們,俄羅斯采取了“恩威並施”的辦法。後來的紅色帝國則管這種方法叫“胡蘿卜加大棒”,意思就是給你口飯吃的同時也要用棒子輪你一下。

    隨著戰爭完全步入了熱兵器時代,依靠彎刀和弓箭作戰的騎兵漸漸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不過二戰中波蘭和蘇聯卻保留著相當數量的騎兵。

    騎兵對於這兩個國家的軍隊來說,都不單單是一個兵種,而且是這支軍隊過去光榮和驕傲的代表。波蘭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末的掌權者,有很大一部分是蘇波戰爭時的騎兵上校。而蘇聯軍隊最高領導層的五位元帥中,更是有兩位直接出身於騎兵(布瓊尼和弗洛希洛夫),騎兵成了“無產階級軍隊的象征”。因此,騎兵兵種的既得利益者們,在麵對會削弱騎兵兵種,及他們權力的軍事改革時,自然會竭力維護。像圖哈洽夫斯基元帥對紅軍進行的機械化改革,在“大清洗”中就被誣蔑成“對無產階級軍隊的破壞”。

    而且騎兵也有自己的優勢,騎兵具有很強的越野能力,對於後勤補給的依賴也較小,執行縱深穿插任務上有較大的優勢。原時空的蘇軍在1941年的冬季反攻中便大量投入了騎兵師和坦克旅混編為騎兵機械化集群,遂行縱深突擊任務,取得較為不錯的效果。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在清剿遊擊隊所在的山區的時候,因為步兵速度較慢,裝甲部隊不便開進,而騎兵和山地部隊就顯示出了其巨大的威力。比如二戰德軍在南斯拉夫清剿鐵托的遊擊隊時候,主要靠的就是黨衛軍的歐根親王山地師和騎兵部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