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時空的二戰末期,B-29“超級空中堡壘”開始成群結隊的出現在倭國上空,越來越多的城市和工業區被炸毀。

    為抵禦這些可怕的轟炸機群,倭國在1945年造出了一門150mm高射炮,試驗時初速達到每秒930米,最大射高達到了二萬米,發射速度也達到了每分鍾15發。

    但由於製造要求高,加之戰時條件不足,直到投降之前,150毫米高射炮隻製造出了兩門,全部固定部署在東京周邊。

    1945年8月2日上午,150毫米高射炮迎來了其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實戰。經過精確觀測和計算,在50度左右仰角開火,15秒後美軍機群中間出現爆炸後的煙霧。事後證實,僅僅一炮就擊傷了在  9800米高空飛行的美軍3架B-29轟炸機,並導致機群轉向,此後美國飛機再也沒有經過這個區域。

    因此後來誕生了一種有趣的說法,就是倭國要能夠提前製造出150毫米高射炮,並部署到本土列島周圍,就能夠阻止  B-29機群對本土的空襲。

    且不說戰時條件下,倭國是否有足夠的資源製造這種重型高射炮,即便真的製造出來並部署了,那時候美國海軍的艦載機已經可以隨意攻擊倭國任何地區,重型高炮對付低空高速突襲的戰術飛機缺乏足夠的應對能力,即便不被B-29機群擊毀,也會遭到這些機動靈活的艦載轟炸機的攻擊;戰敗依舊是注定的。

    聽到阿諾德提議建造150mm的高射炮,加納副總統不禁眼前一亮,光聽這個口徑就覺得其威力非常可觀。隻是現在的問題是,“那多久能造出來?”

    阿諾德想了想。“兩年左右吧,最快也得一年半。”他們沒有製造這麽大口徑防空炮的經驗,需要從頭摸索。

    加納副總統忍不住翻翻白眼,看來不用他操心了。“也就是說我們現在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德國人的轟炸機群來轟炸華盛頓?!”最要命的是雖然此時的華盛頓人口不到一百萬,可也沒有多少防空洞,就連能暫時充當防空洞的地跌都沒有開通。“讓民眾盡量躲入地下通道,或者地下室。”

    搞笑的是他們沒有處理這種危機的經驗,直接把華盛頓即將被轟炸的消息散布了出去。

    結果導致整座城市陷入了一片恐慌中。

    人們爭先恐後的想逃離這個即將被轟炸的城市,而他麽所用的交通工具自然是最便利的自家車了。此時世界民用汽車保有量還是美國第一,幾乎每家每戶都有汽車。結果這麽多輛車同時湧上路;路上擠滿了車輛,誰也不讓誰,很快城市的交通便陷入了癱瘓。

    就在大部分人都被堵在路上,寸步難行之時轟炸機群飛臨了華盛頓上空。

    這一路“護送”著德軍轟炸機群一路來到華盛頓上空的湯普森感覺心髒都快跳出嗓子眼。他心中瘋狂的祈禱真如米勒所說,德國人隻是在華盛頓上空轉幾圈就離開。

    可惜有句話叫做事與願違,他赫然看到高空中的轟炸機緩緩打開了投彈艙。“上帝!他們要投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