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深水炸彈砸過去,伴隨著海中一連串的爆炸聲,聲呐也失靈了。深水炸彈爆炸產生的聲波十幾分鍾才能消散,期間聲呐等於成了聾子。

    聲呐員拿下耳機揉了揉有些發疼的耳朵,不禁暗暗鬆了口氣。就算十幾分鍾後找不到德軍潛艇,也能說是趁亂逃逸了。

    虎鯊潛艇內,聲呐員向克雷齊默爾報告道。“艇長,對方驅逐艦扔深水炸彈了,距離1500多米。”

    “這群笨蛋。”克雷齊默爾鄙夷的搖了搖頭,他們這是急眼了?隨便找個地方扔深水炸彈?

    這時魚雷艙報告說線導魚雷已經裝填完畢。

    線導魚雷最新裝備的新型魚雷,這一次補給船給他門帶了兩枚。

    線導顧名思義就是通過魚雷與發射平台之間的導線傳輸信息。一般的魚雷發射前必須輸入目標的方位,速度等射擊參數,然後才能發射;而線導魚雷則可以發現目標大致方位先行發射,然後由發射平台控製它的航向、航速、航深和姿態,直到擊中目標。

    在導彈領域,這種修正一般是靠無線電進行。但是在海洋裏,由於海水這種含鹽的液體導電性太強,無線電信號被吸收衰竭的太厲害,根本無法使用。

    原時空的線導魚雷是由德國人在二戰中首先發明,名為“雲雀”魚雷。戰後美蘇皆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自己的線導魚雷家族。早期線導魚雷使用的是包裹了絕緣層的直徑在1.5MM以下的銅質導線,但是這種導線重量太大,100公裏的導線重量超過了50千克,有些甚至高達100千克。

    好在此時光纖已經進入量產,使用光纖導線,大大減少了魚雷的負荷,提高了機動靈活。發射魚雷時,連接在發射平台和魚雷上的導線同時放出,並隨魚雷向前運動不斷放線,使導線始終懸浮水中處於基本不受力狀態。

    “發射!”

    線導魚雷準確無誤的命中了那艘失去動力,動彈不得的貨輪。

    聽到聲呐員報告說貨輪正在沉沒,大副興奮道。“這個應該記錄下來,我們取得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線導魚雷的實戰命中。”

    克雷齊默爾點點頭。“是啊,值得記下來,真是個好東西。”使用線導魚雷可以不用冒死搶占陣位,自然潛艇的生存能力就提高了。而最重要的是相比容易被幹擾的聲導魚雷,線導魚雷的抗幹擾能力就要強得多——或者說,根本不存在被敵人幹擾的可能性。

    航道上不少船隻掉頭逃離這個可怕的地方,結果原本忙碌的航道瞬間亂成一團,甚至有幾艘貨船避讓不及,相撞在一起。

    這下航道上的公共頻段更熱鬧了,從剛開始的人身攻擊上升為問候那些驅逐艦艦員全家女性家屬(主要是驅逐艦艦長),連對方家的狗都沒放過,被侮辱了幾十遍。

    普通人被罵成這樣都受不了,何況是血氣方剛的軍人;很快,公共頻段成了對罵戰場,有些脾氣暴躁的驅逐艦艦長更是調轉艦炮嚇唬那些貨船,場麵一度失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