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AIP中,柴油機本身幾乎無需作重大改進,主機技術成熟,其他輔助係統問題,如再循環氣體混成、廢氣的噴淋冷卻、CO2海水吸收原理、水處理係統的原理,有關單位已有研究,不存在較大技術風險。因而開發CCDAIP能在技術風險小,投資少。當然,相對來說,柴油機本身結構噪聲和空氣噪音較大,但現代隔振技術完全可使柴油機經隔振後噪聲指標達到要求。由於水處理係統耗能少,因此CCDAIP係統效率可達35%。

    原時空的蘇聯非常看重這種技術,在冷戰時期建造了30艘特殊動力的Q級潛艇——潛艇擁有三台柴油機,兩台為正常柴油機,一台為閉式循環柴油機,通過壓縮液態氧氣提供柴油機所需用氧。但是,這種技術的不穩定也令Q級潛艇聲名狼藉,其中M-256艇因火災引發液態氧氣爆炸,潛艇沉沒,因此Q級也被冠以“打火機”的外號。20世紀70年代前期,Q級艇全部被拆解。

    可到了九十年代,德國人又撿起了這項技術,並成功試驗了250千瓦的閉式循環柴油機係統。而後荷蘭和意大利也先後成功試驗了閉式循環柴油機係統,用於對現役潛艇進行改裝或用於新建的常規動力潛艇。

    這就讓雅尼克有些為難,猶豫了好久還是決定繼續研究閉式循環柴油機。

    至於斯特林發動機AIP,荷蘭的飛利浦公司已經研究成功,拿來用便是。

    而燃料電池AIP,那是幾十年後才會稍稍成熟的東西。

    雅尼克拿起電話給51區打去電話。“海森堡博士,潛艇的核動力係統的研究怎麽樣了?”阿爾伯特博士去世後海森堡接管了核能研究部門。

    “殿下,我們已經建造了一座模擬堆,經過數番驗證,項目可以投入使用。它能讓3000噸的潛艇擁有16,17節的高速。”

    “……”在海森堡看來潛艇的16,17節速度已經相當驚人,可惜他不知道後世的核潛艇基本都能飆出30節的高航速。就連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也擁有23.3節的速度。

    不過雅尼克已經很滿意了,畢竟現在才40年而已,各種工業技術發展還需要走很長的路,不能急於一時。一旦這艘核動力潛艇建成,那它是可以水下以16,17節的速度跑上好幾個月的,至於具體能跑多久,完全取決於潛艇兵們的水下承受能力。

    “很好,海森堡博士,大概半年之後要裝上潛艇。要絕對保證運行安全問題。”雅尼克深知核能的可怕,一旦稍有差錯,那便是潘多拉魔盒。雖然潛艇上的核反應堆不會像核彈那樣發生爆炸,可哪怕發生輕微的泄漏,對於密閉空間的潛艇兵們,也是致命的。“一定要進行多層嚴格的封閉措施,要做到絕地隔絕核輻射。”

    叮囑了一番後雅尼克放下電話。“既然三艘潛艇,那正好,一艘裝上閉式循環柴油機係統,一艘裝上斯特林發動機係統,剩下一艘裝上核動力。”

    62734/56883245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