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德施泰特不禁疑惑道。“殿下,這種超級大炮我們為什麽不造呢?”800mm口徑啊,這種大炮的威力光是聽著就令人心動。

    雅尼克笑笑。“因為那完全就是雞肋一樣的東西。”

    原時空的1934年克虜伯公司接到來自德國陸軍司令部的一紙要求,希望克虜伯設計一款能夠擊毀馬奇諾防線上要塞的重炮,最好一炮就能打穿7米厚的混凝土掩體,或者1米厚的鋼板,還要從敵方炮兵無法還擊的距離外進行發射。

    克虜伯工程師艾利希.穆勒博士在計算後發現,如果要完成這個要求,光是炮彈就要重達七噸,口徑大約是800mm,炮管長度至少要30米,整個設備就要將近1000噸重。

    如果還要它具備機動性,它就需要將整體重量分攤在兩組鐵軌上。一般來說鐵道炮隻有調整射擊仰角的動作,至於左右回旋角度則依賴鐵軌的弧度,隻要讓炮車前後移動即可完成回旋角的修正。

    其實古斯塔夫重炮與日俄戰爭日軍拿來攻擊203高地的重炮、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拿來攻擊凡爾登要塞的重炮一樣都屬於重型攻城炮/要塞炮範疇。

    這種火炮的主要作戰任務高度單一,一般配備高爆彈頭或全口徑穿甲爆破彈頭用於攻擊防禦方的永備強固工事,尤其是高度築壘化的要塞或者野戰築城體係——其實這種火炮也可以用來攻擊人口聚居區(德軍一度也有過這種想法),但是這種想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期總體戰的絞肉機還未全速運轉起來的時候未免過於瘋狂,到了後期則完全是因為性價比太低(火炮開火與炮彈的費用都很高,你居然隻想拿它去炸老百姓)才沒有實施。

    古斯塔夫巨炮的設計標非常明確,主要有兩個使用目標,一是比利時的埃本.埃瑪要塞,二是法軍的馬奇諾防線。其中按照黃色方案的要求,反而是用於埃本.埃馬要塞的概率還稍微大點,畢竟德國陸軍在1939年初步確定的主攻方向還是沿著史裏芬計劃的老路從比利時與荷蘭突擊,戰線向左回旋。

    盡管古斯塔夫巨炮理論上可以摧毀馬奇諾防線的要塞支撐點,確保突擊部隊突破要塞間火製地帶,但是其突破效率必將大受影響,對於德軍來說依然是不可接受的結果。至於後來德軍選擇了曼施泰因的鐮割方案,改為穿過阿登森林從色當缺口突破,強渡默茲河後戰線右旋,對德軍的進攻速度要求更高(以至於落實到實戰中德軍的坦克部隊與後續的炮兵支援梯隊進攻完全脫節,全靠斯圖卡在搞對地火力支援),需要依賴鐵路運動,機動速度極其緩慢,部署後幾天才能打出來一炮古斯塔夫巨炮就更沒有用處了——這貨在哪兒出現等於告訴人家“這裏就是我的主攻方向喲”那還有個毛線的戰役突然性。

    古斯塔夫巨炮唯一用上的地方就是德國南方集團軍群消除克裏木半島翼側威脅的塞瓦斯托波爾攻防戰,此役按照曼不群的說法是完全不存在側翼迂回穿插攻擊這一說,就是剛正麵,啃下來塞瓦斯托波爾的幾個固定的永備要塞工事,就能動搖蘇軍濱海集團軍的整個防禦體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