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尼克點點頭。“也可以這麽說,歐洲聯盟將擁有統一的外交政策,統一的武裝力量,統一的議會、相同的法律,還要有統一的貨幣單位和中央銀行。人員、資本、貨物可以完全自由地在歐洲聯盟中流動。”

    看著貝當總理一臉震驚的微微張了張嘴,雅尼克笑笑道。“將來這個聯盟會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那將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它的貨幣會取代英鎊成為全世界的硬通貨,它的大都市會成為全世界傑出人才的向往之地。您覺得怎麽樣?我猜法國人民對此應該沒什麽意見吧,畢竟這可是當年拿破侖未完成的夙願。”

    “……”貝當總理想了一會,問道。“您說的統一的貨幣是貴國的馬克?”

    “不。”雅尼克搖搖頭。“我們會發行一種全新的貨幣,就叫做‘歐元’。所有歐洲聯盟國放棄本國的貨幣,統一使用歐元。”

    “那這種貨幣是金本位麽?跟英鎊掛鉤?”

    雖然國際金本位製度的基礎是黃金,但是二戰之前,英鎊替代黃金執行國際貨幣的各種職能。英鎊的持有人可以隨時向英格蘭銀行兌換黃金,而且使用英鎊比使用黃金有許多方便和優越的地方。當時英國依靠它的“世界工廠”的經濟大國地位和“日不落國”的殖民統治政治大國地位,以及在貿易、海運、海上保險、金融服務方麵的優勢,使英鎊成為全世界廣泛使用的貨幣;使倫敦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當時的國際貿易中,大多數商品以英鎊計價,國際結算中90%是使用英鎊,許多國家的中央銀行國際儲備是英鎊而不是黃金。在倫敦開設英鎊賬戶,可以獲得利息,而儲存黃金則非但沒有利息,還要付出保管費用,持有英鎊比持有黃金既方便又有利可圖,所以有的西方經濟學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國際金本位製度稱作英鎊本位製度。

    雅尼克很是不屑的撇撇嘴。“總理閣下,您是開玩笑嗎?大英帝國已是日薄西山,滅亡在即;新的貨幣怎麽可能跟英鎊扯上關係,自然是金本位了。”

    這件事上雅尼克也不用多費心思,畢竟原時空二戰後的美國貨幣,也就是美元就是與黃金掛鉤的金本位。

    當時相對於戰火紛飛的亞歐,遠在北美的美國是唯一沒有被戰火波及本土的國家,又因為二戰期間羅斯福總統實施新政,將財政權力收歸中央政府調控。所以美國的資本積累極其豐厚,所以在戰後,美國是世界上黃金儲備最豐富的國家,銀根也最穩定,美元也最有實力成為通用貨幣。

    二戰末期召開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將由黃金支撐的可靠貨幣美元確立為國際貿易融資的基準貨幣,其他各國貨幣都以極少發生變化的固定匯率盯住美元。固定匯率體製的目標是維持貿易國家的誠信,防止其陷入長期的貿易逆差。

    可當時的人們並沒有料想到它會支配貿易國家的生活標準,因為後者是由匯率之外的許多其他因素衡量的。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國際經濟學界傳統智慧構思下形成的布雷頓森林體係沒有考慮到世界貿易融資所需求的跨國資金流動。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鬆在持續的財政和貿易逆差將掏空美國黃金儲備的壓力下,放棄了美元同黃金掛鉤(1盎司黃金=35美元),此後,美元成為一種無任何國家財政和貨幣紀律約束的不兌現紙幣。

    簡單而言,自1971年以後,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便不是以黃金為基礎,而隻是建立在迫使所有關鍵商品都以美元標價的美國地緣政治實力之上。

    62734/574628941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