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從羅馬尼亞還是西烏克蘭,往返飛行航程超過3000公裏,HE-117轟炸機勉強能執行。而要是借道伊朗就簡單了。伊朗和阿塞拜疆是相鄰的;從伊朗起飛的話直線距離不超過300公裏,就算是短腿的斯圖卡都能參加。

    雅尼克想了想,點點頭。“應該沒問題。還有,順便把轟炸第二巴庫油田的計劃也製訂一份。”

    蘇聯在“二五計劃”後煤炭集團在“煤油之爭”中大獲全勝,但斯大林並沒有由此放棄既定方針。在斯大林大力推動之下,石油勘探部門一直在蘇聯腹地尋找新的油田,希望借此增加石油產量,促成蘇聯能源結構的改變。當時勘探隊把勘探區域放在了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流域。在蘇共十八大上,最終通過了“在伏爾加和烏拉爾之間建立新石油基地——第二巴庫”的決議。

    當時雖然有利益集團的阻撓和不配合,但對新油田的勘探和開采依然在不緊不慢地進行著。為了表現對新油田寄予的厚望,當時蘇共高層把伏爾加—烏拉爾地區的新油田稱為第二巴庫——這裏最終勘探出的產油區麵積達70萬平方公裏。

    當然,前景是一回事,現實則是另一回事。原時空直到1940年(蘇德戰爭爆發前一年),第二巴庫僅發現十幾個小油田,產量也僅為180萬噸,占全蘇的5.8%,比起巴庫油田就差遠了。

    一方麵整個伏爾加—烏拉爾產油區的基礎建設尚處於起步階段;另一方麵這裏的石油蘊藏量雖然非常大——1937年發現了儲量達3.2億噸的杜馬茲大油田,但這裏的主力油層都埋藏在更深的泥盆紀地層——巴庫油田的油層主要分布在更淺的石炭紀地層,而且這裏的油品質量密度大,黏稠度和含硫量高,單從經濟成本考慮,短期效益並不顯著,因此在當時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優先開發第二巴庫顯然是不可能的。

    結果蘇德戰爭爆發,德軍的一路南下,阿塞拜疆於42年一度被德國占領,蘇聯此不得不采取堅壁清野的策略,把人員和重要的儀器設備全部轉移到伏爾加—烏拉爾地區,並在撤離之前把巴庫油區的設施全部炸毀,以防德國人利用這裏的石油資源。

    而這一舉動正好大大強化了第二巴庫的力量。在戰時各類資源最匱乏的時期,蘇聯的工程人員依然在這裏進行勘探開采作業。44年,在第二巴庫又發現了木哈諾夫油田,儲量達2.2億噸,新油區截至1945年,產量比1942年增長了52%。

    “伏爾加—烏拉爾產油區?”凱塞林有些為難道。“殿下,這距離已經超出了HE-117轟炸機的作戰半徑。即使是Me-264,如此長距離深入蘇聯腹地,恐怕要付出相當大的損失。”

    Me-264可以說是漢斯版的B-29轟炸機。其設計目標很明確,就是能夠從德國起飛,橫穿大西洋,轟炸美國本土。該機於42年12月23日進行首飛(B-29轟炸機於42年9月21日首飛,而且兩者外形高度相似,最大的識別特征就是單/雙垂尾),但因後期戰局惡化,資源短缺,為了讓梅塞施密特公司可以集中資源製造戰鬥機,在44年Me-264計劃被迫取消。

    “那倒是。”雅尼克點點頭。“那就先搞定巴庫油田,烏拉爾產油區擴大開采規模也需要時間,不足為患。”

    62734/575395757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