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近代史上前兩個有望一同歐洲的國家:查理五世治下的西班牙帝國和路易十四治下的法國,都被英國聯合一群兄弟給摁下去了。

    當然,英國就算地理位置再好,經濟再強,但它的體量終究是有限的,長期來看,她終究是無法以自身的力量阻止不斷變強的大陸強權。這一情況在拿破侖時期反映得很明顯,即使英國已經竭盡全力了,也攔不住拿破侖和他的軍隊貫穿大陸。

    而拿破侖在陸地上是所向無敵的英雄,可是他對海洋卻沒有辦法。法國海軍不是英國海軍的對手,數次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滅,拿破侖想渡過海峽征服英國的計劃,也因為沒有製海權而放棄。苦思之下,拿破侖決定以經濟封鎖來扼殺依賴海上貿易才能生存的英國。他簽署了著名的《大陸封鎖法令》,禁止法國及其所有盟國與附庸國同英國發生貿易。

    在以後的幾年裏,英國發生了嚴重的困難。可是英國殖民地多,至少可以從別的地方得到需要的東西。但歐洲大陸國家卻無法再從海上貿易中得到許多必需品,因而產生了嚴重的不滿情緒。

    這其中,俄國的不滿最大。

    俄國沙皇亞曆山大一世是個年輕人,血氣方剛,對拿破侖騎在他頭上十分怨恨。他陽奉陰違,私下允許俄國商人和英國發生貿易,目的是向拿破侖施加壓力,表示自己的不滿。

    拿破侖本人對沙皇亞曆山大一世更是非常看不上,認為他目空一切,卻毫無本事。1809年,拿破侖提出娶沙皇的妹妹為妻,亞曆山大一世對此反應冷淡,他無論如何不會答應有尊貴血統的妹妹嫁給一個科西嘉暴發戶。

    拿破侖對此還以顏色,還在和俄國宮廷協商過程中就宣布和一位奧地利公主訂婚,極大地刺激了好麵子的亞曆山大一世,兩國關係由此日漸冷淡。後來,拿破侖宣布解放俄國的附屬國波蘭,並大肆兼並一些俄國感興趣的領土,這進一步加劇了兩國關係的緊張。

    到了1811年底,拿破侖終於下決心教訓一下這個年輕的沙皇,更重要的是隻有徹底打敗俄國,才能真正地使歐洲大陸的其它國家俯首貼耳,最終讓拿破侖騰出手來對付英國。此時,《大陸封鎖法令》已是破綻百出,不要說各國的走私商人,就連法國也偶爾與英國有貿易往來。而拿破侖的後方也不穩定,大量法軍陷在西班牙半島的遊擊戰之中,英國也一直蠢蠢欲動,伺機反攻。

    但拿破侖的野心使他不顧一切了,他以俄國破壞《大陸封鎖法令》為借口,發動一場對俄國的討伐戰爭。

    拿破侖率軍60萬,分二路渡過涅曼河侵入俄境,企圖殲滅當麵俄軍20餘萬,一戰定勝負。俄軍主動撤離莫斯科,機動至卡盧加,威脅法軍交通線,並組織軍民“堅壁清野”,襲擾法軍。法軍饑寒交迫.隻好撤出莫斯科.沿南方撤回。俄軍轉入反攻,追殲大量法軍。法軍喪失了全部騎兵和幾乎所有炮兵,隻剩三萬人退出國境。

    62734/51558056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