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巔峰時期德軍有1530多萬人,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正宗的德國人,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來自德國的脅從國,如羅馬尼亞、意大利、波蘭、捷克、法國等國。

    “最重要的是美國。布魯姆長老,你說美國會幫我們還是幫蘇聯?”

    布魯姆長老認真想了想。“如果是羅斯福的話,他會幫助蘇聯。”

    “是啊,如果不幫助蘇聯,等到我們打敗蘇聯,整合了歐亞非,到時候美國就等於是被排擠在世界中心之外了。所以美國會大力支援蘇聯,希望我們和蘇聯兩敗俱傷。”

    整個二戰期間,美國援助蘇聯的物資包括:

    炸藥132237噸;鋼材2589766噸;鋁26110噸;石油2622357噸;化學品631017噸;商船100艘;魚雷艇200艘;小型獵潛艇60艘;AM掃雷艦和UMS掃雷艇美77艘;登陸艦43艘;“塔科馬”級護衛艦28艘;雷達1196部;聲呐329部;卡車和吉普車420000輛;拖拉機8700多輛;機車1981輛;金屬切削機床44600台;防空火炮8218門;反坦克炮5800門;坦克和自行火炮8200輛;機14000架;槍彈4.7億多發等。

    這些援助總額相當於今天的1500多億美元,占到了美國《租借法案》總金額的1/4以上。

    因為美國的援助主要出現在英國取得不列顛戰爭的勝利以及蘇聯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之後,所以顯得無足輕重。尤其是蘇聯,在麵對“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德國閃電戰時,能夠扛住第一波打擊,也就意味著德國的必敗和蘇聯反敗為勝的可能。

    但問題是此時的德國已經占據了幾乎整個西歐以及蘇聯幾乎所有的工業基地,在體量上並不比蘇聯差,打持久戰也不是問題。再加上蘇聯幾乎失去了歐洲所有的工業區,後方西伯利亞的工業短期內難以恢複生產力,此時的美國援助就顯得尤為重要。

    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更重要,好鋼用在刀刃上的美國援助,出現在蘇聯青黃不接的關鍵時期,對蘇聯的幫助可想而知。

    布魯姆長老說道。“不過按照目前美國民眾的支持率,羅斯福很難當選下一屆總統。而且自華盛頓以後,也沒有總統任期超過兩屆的先例。”雖然不是憲法規定,可誰也不會狂妄到自認為比華盛頓更偉大。

    那是你不知道原時空的曆史進程,心中嘀咕了一句後雅尼克搖搖頭。“就算不是羅斯福,新的總統也不可能改變美國的戰略國策,說不定新上任的總統會更加激進好戰,直接帶領美國開戰呢。”

    62734/51699397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