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一個龐然大物,由17468個電子管、6萬個電阻器、1萬個電容器和6千個開關組成;占地170平方米,重達30噸,耗電功率約150千瓦,每秒鍾可進行5000次運算,這在現在看來微不足道,但在當時卻是破天荒的。ENIAC以電子管作為元器件,所以又被稱為電子管計算機,是計算機的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由於使用的電子管體積很大,耗電量大,易發熱,因而工作的時間不能太長。

    好在如今的德國有技術優勢,晶體管技術已經日漸成熟,開始應用在了很多設備中。因此這時空的第一台計算機是以晶體管為主,電子管為輔的電子產品。

    原時空的從20  世紀50  年代起,晶體管開始逐漸替代真空電子管,並最終實現了集成電路和微處理器的大批量生產。

    起初,晶體管和晶體管化的設備並不受歡迎,因為它太貴了。但是美軍高層很感興趣,因為軍用設備對便攜性、可靠性和耐用性有著特殊的要求。在50  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裏,正是軍高層的支持才讓年輕的晶體管產業生存下來。

    1957  年,蘇聯衛星“斯普尼克”上天,正式掀起了美蘇太空競賽的序幕。1961  年,美國肯尼迪總統宣布“在1970  年以前把人送到月球上”。與蘇聯相比,美國的火箭技術略微落後一些,所以減輕重量就更有必要了,所有的電子設備都盡可能地是用晶體管。以晶體管為基礎的半導體產業也因此而突飛猛進。集成電路成為了這個時期的主角。

    有趣的是同一時期的蘇聯軍用電子設備卻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仍然對真空管情有獨鍾。由於延續二戰中對武器裝備簡單、成熟、可靠,便於生產的研製思路,蘇聯認為真空管技術成熟,易於做出大功率元件,所以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真空管的小型化上,在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的選擇中,蘇聯專家同樣認為模擬電路更成熟,更適合真空管的工作特性,所以大力發展以運算放大器為核心的模擬電路。

    赫魯曉夫也曾經表示“真空電子管在核電磁脈衝下的生存性能比晶體管要強,蘇聯以後不要搞晶體管,集中力量搞電子管小型化。”由於政策原因,蘇聯的半導體工業一直落後與西方,生產出的晶體管質量遲遲不過關,最終形成了惡性循環,越來越形成對真空管的依賴。

    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蘇聯工程人員終於發現,真空管小型化的路已經走到盡頭,如果再使真空管的體積減小一個數量級,其耗費將是天文數字。而此時西方國家研製的集成電路,可在0.5平方厘米的矽片上集成14萬個晶體管。蘇聯用十年時間證明了電子管小型化方麵無法和晶體管集成電路相比。進入80年代,蘇聯的電子工業開始奮起直追,在解體前已能夠生產中規模集成電路,接近西方80年代初期的水平。

    62734/522462169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