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工程區接管保安工作的同時,還成立有一個特別的反情報組。到了43年秋季,這個情報組負責接收由陸軍情報部、海軍情報部和戰略情報局收集到的所有有關原子能方麵的情報。格羅夫斯又擔負起這個“額外的責任”。

    在整個曼哈頓計劃中,德國的科學動態是普遍受到重視的。所以,格羅夫斯的情報工作的任務,主要是要盡快知道,如果德國人全力以赴地生產原子武器的話,他們現在能做到什麽程度。在軸心國中,他們排除日本的原子工業成立的可能性。格羅夫斯的情報組推測,隻有德國人對原子能感興趣。因為,戰前的挪威在奧斯陸以西75英裏的裏尤坎建有維莫爾克水電與化學聯合工廠,而40年德國占領挪威後,即要求裏尤坎工廠的負責人同他們簽訂合同,為他們生產重水,然後運往柏林,供發展原子蛋的實驗之用。格羅夫斯曾建議並催促炸毀或破壞裏尤坎工廠。

    43年2月,努特.豪克裏德等三名在破壞技術方麵受過特別訓練的挪威人,穿著英軍製服,空降到挪威,並同當地的遊擊隊會合,經過一星期左右艱苦的越野滑雪之後,到達裏尤坎,於43年2月28日襲擊了維莫爾克聯合工廠。

    然而,五個多月後,這些工廠又重新恢複開工。格羅夫斯又建議對這一目標實施空中轟炸。43年11月?16日,140架美國轟炸機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大規模空襲,致使德國放棄修複該廠的打算而把所有生產重水的設備及重水運往柏林。44年1月底,在重水生產設備及重水運送過程中,挪威遊擊隊沿路進行狙擊,成功地破壞了許多設備,豪克裏德的抵抗小組則在聯合工廠工程師的秘密幫助下,把裝有大部分重水的渡船炸沉海底,使德國繼續進行原子能試驗的全部希望隨之破滅。

    與此同時,格羅夫斯又倡導利用美軍在意大利半島登陸、諾曼底登陸以及向德國境內推進的有利條件,開辟情報來源;利用陸軍情報部派往意大利的科學情報小組“阿爾索斯”獲取情報,破壞實驗室和工廠,占有科研人員。

    44年1月,格羅夫斯派赫雷斯.卡爾佛特少校前往設在倫敦的曼哈頓聯絡處,利用美英兩國的情報網,收集歐洲各國尤其是德國人在原子能方麵所進行的各種工作的一切情報,使所有德國科學家的名字都無一漏網地列入美英情報機構的偵察名單中;同時有關的實驗室、工廠和倉庫的位置也一一注冊。到了44年後期,所有情報證明,德國在發展原子蛋方麵的工作仍處於試驗階段。至此,格羅夫斯得出結論:來自德國的任何突然的核襲擊的可能性幾乎是沒有可能性。

    這時空格羅夫斯與35年至36年在利文沃思堡的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深造,有一次回家經過一條胡同時被從旁邊的大樓樓頂脫落下的磚頭正中天靈蓋,竟當場一命嗚呼。

    因為鄰居作證這座老建築經常出現磚瓦掉落、牆麵脫落的險情,警方也就將其歸咎為意外事故,找人將這棟無人居住的廢舊老樓拆除了事。

    62734/528494697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