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卡揚德爾毫不猶豫的點頭道。“現在就立刻解剖,不能讓元帥閣下死的這麽不明不白。”

    看著被蓋上白布的曼納海姆元帥抬上擔架,所有人都脫下帽子低下了頭,不少人已經開始哭泣起來,氣氛極為淒涼。

    一旁緊繃著臉的莫德爾心中可謂是冷汗狂飆。他覺得這位曼納海姆元帥的死跟索菲亞脫不了幹係;要是讓芬蘭人查出什麽線索,那他恐怕就得命喪當場了。

    收到曼納海姆去世的消息後萊因哈德忍不住鬆了口氣,這家夥也不知道命硬還是運氣好,這些年來組織了好幾次暗殺,每每都被他躲過,連根毛都沒傷著。如果再不死他都得向殿下謝罪了。

    而雅尼克之所以煞費苦心的除掉這位曼納海姆,並不是跟他有什麽私仇,隻是因為這位曼納海姆元帥是純粹的愛國者。

    曼納海姆為芬蘭奉獻了一切,幾乎毫無為自己做任何保留。

    他是和《冰與火之歌》裏雪諾一樣的人物,貴族出身的軍人,堅守一些不合時宜思想或價值,軍政生涯中珍惜榮譽,看重責任,從事公務不摻雜黨派偏見,他獲得的職位和地位也不是他刻意追求的,當國家與族人需要自己時迎難而上,當不需要自己時悄然退去,不在乎個人得失。

    就是他極力反對芬蘭加入軸心國,即使迫於無奈向蘇聯宣戰後芬蘭軍隊隻奪回卡累利阿地峽的國土,即不再進行積極的軍事行動。

    不但如此,曼納海姆多次拒絕協助德國攻打蘇聯本土,並將戰爭僅僅局限在保衛主權獨立、收複被蘇占領土地上。此舉既不導致蘇聯的深仇大恨,又避免了與德國直接衝突。

    戰爭後期,由於德軍節節敗退,曼納海姆希望和蘇聯和解。但向來睚眥必報的蘇聯自然不會同意,所以在44年向芬蘭發動了反攻。麵對蘇聯人的入侵,芬蘭人被迫奮起反抗,拿起武器又和蘇聯打起了遊擊戰。雖然蘇聯占據著優勢,但傷亡巨大,僅僅一個夏季戰役蘇聯就損失了十餘萬人。蘇聯人自知芬蘭不好對付,所以就與芬蘭和談,在芬蘭接受自己的條件後,雙方達成了和解。

    蘇芬和解後,德國人自然不會高興,導致芬德矛盾不斷激化。按照和蘇聯達成的協議,芬蘭決定驅逐德國人,曼納海姆領導下的芬蘭軍的又和德國人又打了起來。在拉普蘭戰役中,芬蘭傷亡不過1000人,而德國損失高達2000人,芬蘭人的戰鬥力可見一斑。

    就這樣,在二戰中芬蘭簡直就是歐洲的平頭哥,和德國、蘇聯兩大強國先後交手。麵對強大的對手,芬蘭人一點沒有畏懼,沒有退縮,靠著一股狠勁硬是把兩大強敵都趕走了,而且把強大的蘇聯打的遍體鱗傷,提起芬蘭就頭疼。

    雅尼克可不想浪費這麽強悍的戰鬥力,當然要除掉曼納海姆絆腳石,如今終於如願以償。

    62734/52851537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