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來遲的I-153、I-16遭遇的是20架BF-109F戰鬥機。

    “是德國人的BF-109!!”

    “德國人也參戰了?!”

    “該死!不是說芬蘭人隻有福克D.XXI戰鬥機嗎!”

    “是西班牙人!”

    幾個眼尖的蘇聯飛行員注意到那些BF-109F戰鬥機機身上印著西班牙國徽。要知道西班牙和蘇聯之間的關係可並不和睦,這些年西班牙政府一直譴責蘇聯私吞了西班牙內戰時期運到蘇聯的560噸黃金。而蘇聯呢,連黃金的影子都沒看見,怎麽可能承認。

    就這樣兩國之間的火藥氣息一直很濃,就差直接宣戰了。

    沒想到現在西班牙竟然公然幫助芬蘭。

    雙方的戰鬥機早在西班牙內戰時就已經交過手,當時I-15,I-16被打的落花流水,雖然經過了升級改進,可BF-109也沒有原地踏步,同樣從當初的BF-109B升級到了BF-109F;性能上依舊碾壓如今的I-153,I-16/24型。

    很快,雙方戰鬥機就糾纏在一起,四處亂竄,你咬我的尾,我要s機動擺脫,拉升,俯衝,大轉彎……

    不時有飛機冒著濃煙,從天空之中栽落下來;有I-15,I-16,也有BF-109F;總的來說,蘇軍被擊落的飛機要多一些,畢竟BF-109F的性能更加出眾,飛行員的實戰經驗豐富得多。

    看著一架架蘇聯飛機拖著濃煙撞向地麵,曼納海姆防線的芬蘭士兵們發出陣陣歡呼聲。

    曼納海姆防線,是二戰中歐洲四大防線之一。

    31年,曼納海姆出任芬蘭國防委員會主席後,加緊構築橫貫整個卡累利阿地峽的防線,到39年基本建成。

    整個防線包括保障地帶、主要防禦地帶、第二防禦地帶,在維普裏(維堡)方向還構築有後方防禦地帶。保障地帶自原來的芬蘇國境線至主要防禦地帶前沿,縱深25~65千米,構築有野戰前進陣地和大量障礙物(石樁砦、樹幹鹿砦、防坦克壕、崖壁、鐵絲網、地雷場等),並作梯次配置,構成大縱深的障礙地幅,因而增強了芬軍防禦的彈性。

    主要防禦地帶自穆裏拉至泰帕萊,蜿蜒曲折,全長135千米,防線最大縱深95千米,由25個抵抗樞紐部組成,分為兩段:14個抵抗樞紐部掩護維普裏方向,11個抵抗樞紐部掩護凱克斯霍爾姆方向,

    以維普裏方向上的工事構築最強。每個抵抗樞紐部的正麵為3.5~4千米,縱深1.5~2千米,均以少量鋼筋混凝土永備射擊工事為骨幹,與野戰射擊工事和障礙物相結合,構成環形防禦體係。常駐守備隊的兵力為1個連到1個營,其任務是封鎖主要道路和湖間隘路。最強的永備射擊工事能抗203毫米炮彈直接命中,部分野戰射擊工事能抗122~152毫米炮彈。抵抗樞紐部之間構築有野戰中間陣地。第二防禦地帶離主要防禦地帶3~5千米,主要構築的是野戰防禦工事。

    第二防禦地帶與主要防禦地帶之間的有些地段上構築有斜切陣地。後方防禦地帶僅構築一些野戰工事。蘇芬戰爭開始之前,芬軍還補充設置地雷場,破壞了可能被蘇軍利用的鐵路和橋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