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惠特爾在1907年於英國考文垂市出生,在15歲報考英國皇家空軍,希望能成為一名飛機維護員,雖然在申請的過程中因為過於瘦弱的身材而兩度遭到空軍拒絕,但在他持續不懈的努力下,弗蘭克終於在1923年下半年成功進入了英國皇家空軍的訓練學校,並在1926年因獨特的飛行天賦被發掘,並考取了位於克倫威爾的英國皇家空軍學院,獲得飛行學員資格。

    在弗蘭克進入英國皇家空軍學院的第二年,也就是1928年的第四學期,弗蘭克以《飛機設計的未來發展》為題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中提到,對於追求高速的飛機來說,在空氣阻力低的高空飛行是最佳方式,當前傳統往複式發動機驅動的螺旋槳飛機在高空的效率卻又很差,如要提高飛機在高空的性能,那麽一種燃氣渦輪驅動的螺旋槳發動機、甚至是火箭發動機將是更好的選擇。

    惠特爾的這篇論文不是當代唯一一篇提到螺旋槳局限性的文章,卻切中了未來航空發展的要點,也在他的心中勾勒出一個渦輪發動機的構想藍圖,在此後的兩年間,以飛行員的身份進入部隊服役的弗蘭克並沒有放棄這構想,而是在服役的同時持續進行研究,經過不斷的努力,弗蘭克在1929年提出一種由往複式發動機帶動壓縮段,將氣流吸入,並在機身尾部噴流中燃燒增加、產生推力的噴氣發動機構想,無獨有偶,這種名為熱噴氣發動機的設計在同一時期於千裏之外的意大利半島出現,由一位名為塞康多.坎皮尼的年輕工程師所提出,但和坎皮尼不同的是,惠特爾最終認知到這種發動機的局限性,受到帶動壓縮段的往複式發動機沉重、壓縮段體積有限等影響,整體功率極差,很快地放棄了該型發動機的設計,重新推出一款燃氣渦輪發動機。

    在1929年末到1930年初時,弗蘭克得到一次機會,在主官的推薦下將離心式渦噴的概念上呈到英國航空部。

    然而這種設計卻遭到了格裏菲斯毫不留情的批評。

    提出批評的格裏菲斯是英國渦輪發動機方麵的巨擘,在1926年提出的論文中明確提出航空用渦輪扇葉的設計問題,使得渦輪扇葉發動機的發展得以更進一步,1927年時更獲得英國航空部及航空研究院讚助開發一款軸流式渦輪螺旋槳發動機。

    在評論中,格裏菲斯認為這種離心式發動機迎風麵積較大,效率太差,自然不是一款足以作為飛機動力的發動機。除此之外,英國航空業界也普遍認為這種發動機的材料需求太過超前,不是當年科技所能應用的,以至於最後非但英國皇家空軍對弗蘭克的設計置若罔聞,甚至連阿姆斯壯西德利發動機公司、布裏斯托爾飛機公司與英國湯姆森.休斯頓(British  Thomson-Houston,BTH,生產電器渦輪的公司)都對他的渦噴設計絲毫不感興趣。這樣的情況使得弗蘭克在1930年到1936年間在不斷進行研究的情況下,由於財政困難導致資金難以維持專利,最後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辛苦設計的離心式渦噴專利失效。

    就在弗蘭克心灰意冷之時,德國人找到了他,巨資買下了他的專利,並邀請他到德國工作。

    62734/531510753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