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德國特使離開後阿黎亞斯元首望向在場的人詢問道。“看來我們終究不能是置身事外的,對於德國人的要求你們說要不要答應?”

    直布羅陀是後世歐洲大陸上最後一塊英國殖民地,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南端地中海沿岸的一個狹長半島上。

    直布羅陀南北長約4.6公裏,東西寬約1.2公裏,麵積大約5.8平方公裏,是一塊三角形岩石地區。人口總數3萬左右,其中直布羅陀當地人口約兩萬。

    直布羅陀地方雖小,卻是不折不扣的兵家必爭之地。

    從地理位置上看,直布羅陀是直布羅陀海峽北岸的橋頭堡,能夠有效扼製海上航道。它距海峽南岸的休達港僅十幾公裏,封鎖海峽易如反掌。

    19世紀蘇伊士運河通航後,直布羅陀海峽與蘇伊士運河一起發揮縮短大西洋與印度洋、太平洋之間的海運距離的作用。

    自1704年占領直布羅陀以來的二百多年,英國不停加強對直布羅陀的軍事建設,將它建成一座集陸海空軍力量於一體的巨型要塞。

    原時空的德國一直想攻下直布羅陀,可惜始終未能如願。畢竟德國的海軍玩玩兒潛艇可以,登陸作戰什麽的,那便是妄想了。大西洋和地中海都是英國掌握製海權,德國的主力艦根本不能到達直布羅陀。而如果從遠距離海岸登陸,需要用運輸艦運送部隊跨越海洋,這樣就很容易在海洋上被英國攻擊。

    空降作戰存在理論上可行性。但是鑒於德國空降部隊在克裏特島的悲慘遭遇,這個方案同樣被否決。

    最後陸路同樣也行不通,那時的佛朗哥已經考慮到戰後西班牙的處境,戰時積極和英美保持聯絡,希望能夠從兩邊漁利。所以佛朗哥拒絕了小胡子的威逼利誘,堅決不鬆口,不開放陸路讓德國進攻直布羅陀。

    這裏還有一件趣聞,西班牙遲遲不加入戰爭,小胡子有點煩,就和佛朗哥說:“要不你給我們一條路通往直布羅陀海峽。”佛朗哥回答:“我們西班牙人把一切外國軍隊的進入都算做入侵,您進入我國,可能會遭受自發遊擊隊的襲擊,那我可管不了。而且您要知道,‘遊擊戰’這個詞,就是我們西班牙人發明的。”這就可以看出他和很多獨裁者的不同,他愛國甚於愛自己,他以西班牙的利益為先。他的獨裁隻是希望他親手讓西班牙恢複為那個傳統的西班牙。為此成為劊子手、成為獨裁者,他不在乎,他讓自己雙手沾滿鮮血,把一個可以脫胎換骨的西班牙托付給國王。

    可惜這位愛國獨裁者早已不在人世,現在的西班牙高層大部分人都讚成把路借給德國人。

    就在這時響起一個不和諧的聲音。“元首閣下,我反對。要是把路借給了德國人,那我們豈不是公開跟英國宣戰嗎?”開口的是副元首薩拉查。

    這家夥似乎天生跟阿黎亞斯過不去似的,動不動就提反對意見。沒人知道阿黎亞斯元首為什麽會把這個愛唱反調的家夥任命為副元首。也有人建議元首把這礙眼的家夥踢出政壇,反正副元首幾乎就是個擺設又沒有實權,有沒有都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可阿黎亞斯元首似乎是為了效仿美國的林肯總統與國防部長斯坦頓的故事,向來對薩拉查和顏悅色,從沒有發過火。

    62734/53284989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