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在意大利發動侵略埃塞俄比亞戰爭的前夕,美國國會內外的孤立主義派利用美國人民不願卷入新的戰爭的和平情緒,推動國會於8月31日通過第1個《中立法案》,規定“在兩個或若幹個外國之間發生戰爭時或在戰爭過程中,總統將此事宣布,嗣後凡由美國或其屬地之任何地點把武器、彈藥及軍事裝備輸往交戰國港口,或輸往中立國以轉運至交戰國者,均屬違法”。並禁止美國船舶運載軍用品至交戰國和美國公民乘搭交戰國船隻旅行,但不禁止其他物資包括戰略物資出口。

    到36年2月底該法期滿時,國會隨即通過第2個《中立法案》,將第1個《中立法案》有效期延長到37年5月1日,並補充禁止向交戰國提供貸款的條款。

    37年4月29日,國會通過第3個《中立法案》,除前兩法規定的內容以外,又規定《中立法案》適用於發生內戰的國家,授權總統判定戰爭狀態之是否存在,不僅有權禁止武器輸往交戰國,而且可以禁止任何貨物輸往交戰國。

    39年歐洲戰爭爆發前後,羅斯福總統認定美國的防線是在歐洲,多次向國會提出修改《中立法案》。可對這個提案國會到目前為止還在處於爭論當中,並沒有通過;所以羅斯福想幫英國也是有心無力。

    丘吉爾也知道這些情況,可他還是一次又一次的求助羅斯福。

    “局勢已迅速地惡化,敵人在空中顯然占了優勢,他們的新技術正在法國人的心中產生深刻的印象。我本人認為,地麵戰爭才剛剛開始,我很想看到群眾都參加戰爭。直到目前為止,德軍還是在用特種坦克部隊和空軍作戰。那些小國簡直像火柴杆一樣,一個一個地被粉碎了。我們預料,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這裏會受到空中襲擊以及傘兵和空運部隊的襲擊。我們對此已有所準備,如果必要的話,我們將繼續單獨作戰,我們是不怕單獨作戰的。”

    “但是,總統先生,我相信你會認識到,美國的呼聲和力量如果壓抑得太久,也許就起不到什麽作用了。一個完全被德國征服的歐洲很快就會出現在眼前,這個壓力也許是我們承受不了的。我現在要求的是:你宣布非交戰狀態,這就是說,你們除了不實際派遣武裝部隊參戰外,將盡一切力量幫助我們。”

    上次買大型戰艦沒買著,丘吉爾這次降低了噸位數。“(要美國)借用40~50艘較舊驅逐艦,以彌補我們現有艦隻和我們從戰爭開始時就著手建造的大批新艦艇服役之前的差缺。”此外,希望美國提供數百架最新式作戰飛機以及一批急需的防空設備、彈藥和鋼材。丘吉爾還說:“隻要我們還能付美元,就繼續用美元購買;但是我有理由深信:即便我們付不出錢,你也會照樣把物資供給我們的。”

    最後的這些話幾乎是用乞討的口吻寫的,簡直丟人丟到了家裏。可能是為了保住大英帝國最後的顏麵,丘吉爾最後署名用的依舊是“前海軍人員”。

    62734/535697840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