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這些年從大明和蘇聯進口的各種稀有金屬礦,德國目前的資源儲備雖然談不上富裕,但至少不用發愁了。

    發動機問題解決了,轟炸機整體性能也大幅度提高,深得空軍喜歡,已經進入了量產階段。

    前文說過雖然德國傘兵空降埃本埃馬爾要塞的戰役很是經典,不過雅尼克這次想換一種進攻手段。

    那就是用還剩下一枚的大滿貫去招呼埃本埃馬爾要塞。

    天剛剛破曉,一架載有一枚大滿貫的he-177轟炸機和四架斯圖卡轟炸機在12架bf109的掩護下慢悠悠的飛到了埃本埃馬爾要塞上空。

    確實是慢悠悠,因為大滿貫炸彈足足有十噸重,he-177就是想快也快不起來。為了把這個大塊頭塞進去,這架he-177進行了專門的改裝。飛機背部、機頭的炮塔被移除,部分裝甲也被拆除,機腹炸彈艙門被取消,隻在腹部凹進一個巨大的區域以懸掛炸彈,掛彈架進行了特別加固。

    不但是飛機,這枚大滿貫也進行了特殊改裝。

    要知道轟炸機在高空轟炸,是有很多問題的。按理說轟炸機在投出炸彈時,由於慣性,炸彈有一與轟炸機相同的向前的瞬時速度,所以投出炸彈運動軌跡就像平拋運動的運動軌跡,也就是所謂的拋物線。

    可事實是這個過程中存在各種影響因素,如載機的狀態、飛機的振動對炸彈初始狀態的影響、炸彈飛行過程中受到風的作用等等,炸彈下滑的軌跡絕對不是完整的拋物線,失之毫厘謬以千裏,等到炸彈從幾千米的高空落下去之後,就不知道歪到哪裏去了。

    所以,在後世計先進的算機輔助係統和製導炸彈出現之前,都是采用地毯式轟炸提高命中率的。看著離目標差不多了,每間隔一定距離投下1枚炸彈,對目標區進行大麵積盲目轟炸,像耕地一樣把目標區的整個土地翻個身。

    不過像大滿貫這種大家夥是不可能用來做地毯式轟炸的,所以德國工程師們給這枚大炸彈裝上了控製係統,讓炸彈能夠在空中改變飛行姿態。

    這倒不是雅尼克的主意,原時空的德國工程師們早在就已經研究精確製導武器係統,還開發出了“弗裏茨X”和“HS293”兩款“智能炸彈”。“弗裏茨-X”彈體加裝了  FuG-203“凱爾”Ⅲ/  FuG-230b“斯特拉斯堡”型製導組件,擁有一部獨特的穩定航向的陀螺儀。作戰時由載機通過無線電對安裝在尾翼的電磁驅動舵麵進行控製,對半徑30米的圓靶命中率在90%以上。

    “接近目標,準備投彈!”

    隨行的斯圖卡呼嘯而下,將埃本.埃馬爾要塞那四挺防空機槍炸了個稀爛。

    he-177機艙內,投彈手丹尼爾將眼睛貼在了投彈瞄準鏡的目鏡位置,緊緊地盯著下方的目標,蹬目標進入投彈基準點後用力拉動了扳手。

    “投彈!”

    62734/54098703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