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今天早上荷蘭大使來找我,問我們什麽時候繼續東進。”外交部長裏賓特洛甫來匯報一些公事,順便提起了這件事情。“他問的很隱晦,不過就是這個意思,我就裝糊塗聽不懂沒理他。”

    雅尼克冷笑一聲。“那肯定是受英法委托,來打聽的了。”英法向德國宣戰後雙方便斷絕了外交關係,驅逐了對方的大使。

    英法還在傻傻的期望德國繼續東進,死磕蘇聯,畢竟德軍已經逼近到蘇聯家門口了,似乎大戰一觸即發。

    雅尼克之前也有些猶豫不決,此時蘇聯又掀起了一場大清洗,整個國家陷入了一片混亂,趁虛而入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可再三考慮之後他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畢竟他可不想冒著兩線作戰的風險,必須要先把西線搞定。

    “荷蘭大使?哼,真是可憐的家夥,死到臨頭都不知道。”

    17世紀初的荷蘭因在海洋貿易中扮演主要角色,故被稱為“海上馬車夫”。在荷蘭國力最為鼎盛的時候,荷蘭的海軍是可以挑戰英國皇家海軍的。可惜17世紀末18世紀初,英國和荷蘭為了爭奪海上貿易權發生了多次戰爭,多年的戰爭讓荷蘭的經濟實力下降,從而逐漸淪為了二流國家,英國取代荷蘭成為了歐洲乃至全球最強大的國家。

    到了一戰前期,荷蘭的國力已經衰落,與世界強國的行列差距甚遠。一戰中它宣布中立,兩頭做生意。

    不過中立國這種事情,雅尼克是不屑一顧的。就拿春秋戰國時期來說,哪有什麽中立國,連天下共主周天子都被秦國給滅了。你說中立就中立,秦國人六世之餘烈不是白奮鬥了?說好的統一天下還幹不幹了?

    所以,中立國不是你說是就是,還得看別人認不認,打不打你。二戰時的歐洲,這麽多中立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挪威、丹麥等國還不是被德國侵占了,芬蘭也被蘇聯兩次入侵,被迫聯合德國,一起打蘇聯。

    至於瑞典和瑞士等國際上公認的永久中立國大部分都是親德的。就拿瑞典和瑞士來說,雖然它名義上是中立,可暗地裏瑞典為德國提供礦石資源、武器裝備;甚至還借本國鐵路給德國運兵;另一方麵大規模減少與英國的貿易,並武力阻攔英國海軍通過厄勒海峽,不讓他們進入波羅的海,以進攻德國本土北部,間接地幫了德國海軍一把。

    瑞士的情況和瑞典差不多。整個二戰期間,瑞士出口了大量的電力、精密零件,甚至是武器給德國,而且其強大的銀行業也為德國提供了至關重要的金融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占不占瑞典、瑞士已經沒什麽區別,不占還能落一個好名聲,贏得兩國人民的好感,用起來也更順手不是?

    更何況荷蘭的中立並不像瑞士、瑞典等國家是永久中立國,荷蘭的中立政策是搖擺不定的,有很大的投機嫌疑。荷蘭王室與法國政府關係密切,法國人修建的馬其諾防線,荷蘭人出了不少力。按理說荷蘭保持中立,英法聯軍無法進入荷蘭,可荷蘭一旦放棄中立,英法聯軍會立刻進入荷蘭布防,那麽對於德國來說無疑是在家門口“養虎為患”。

    所以荷蘭是必須要拿下的。

    裏賓特洛甫剛離開,猶大人協會裏的布魯姆長老前來拜見。

    “向您致敬,尊敬的雅尼克殿下。本來是前幾天就想來拜見您的,知道您忙就沒敢來。希望今天沒有打擾到您。”

    雅尼克笑笑道。“我還正想找您呢,布魯姆長老。我聽說軍隊裏的猶大人青年作戰很勇猛,絲毫不輸真正的德軍士兵,這多虧您的協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