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豺狼坦克車體為基礎的突擊炮,渾身上下加了層厚厚的裝甲,因為重量的增加這種巷戰坦克的時速也就十幾公裏每小時左右,成了名副其實的步兵坦克。

    豺狼坦克底盤上改造的自行防空炮,照著後世大名鼎鼎的ZSU-23-4  石勒喀自行防空炮設計。雖然沒有雷達、車載計算機等先進的裝置,可擁有4門20毫米高射炮,火力相當的強悍。而且自行高射炮因為仰角夠高,又有比較全麵的裝甲防護,在這種巷戰之中簡直是神器一般的存在。因為要對付飛機之類的目標,這種武器調整炮塔角度的速度非常快,相對的反應時間也就更短,因此對付來自各個方向的威脅也就更加迅速。

    還有什麽噴火坦克,六管小型火箭炮,迫擊炮等等。

    其中他最看重的便是這些年精心培養的狙擊手。他們配備了幾年後美軍將裝備的“超大個”步話機,也就是重達將近5斤的超級大哥大。西門子產,可調諧的高頻調頻通信,即可語音通話也可發摩斯碼,有效通訊距離十六公裏左右。有了這玩意,狙擊手小組不但可以狙殺敵人,還能非常方便的呼叫炮火覆蓋敵人的大目標。

    來到指揮部,隆美爾指著牆上巨大的華沙地圖,繼續匯報道。“陸航轟炸機已經摧毀了華沙城內的自來水廠、供水站、發電站。目前華沙成內大部分區域處於停水停電的狀態。”

    “不錯。”雅尼克滿意的點點頭,聽完了所有的匯報後開口問道。“K5準備好了嗎?我想見識一下那些大家夥的威力。”他可沒有閑情逸致在這裏久留,不過離開之前他想見識一下K5列車炮的威力。

    列車炮的概念最早源於1850年代,在英國人安德森(Anderson)的作品《國防》(National  Defense)中提出。1860年代以後,俄羅斯亦有著相同的概念。而最早使用列車炮的國家則是美國。在南北戰爭期間,聯邦軍(北軍)為了圍攻邦聯軍(南軍)據地彼得斯堡(Petersburg),首次采用搭載了無蓋列車的十三英寸臼炮進行轟擊,這是世上第一款的列車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亦開始以列車炮作為轟擊要塞及塹壕的武器,把列車炮的使用推向一個新的高峰。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間,德國使用了射程一百三十公裏的“巴黎大炮”(Paris-Geschütz)轟擊法國巴黎。其總重量為256噸,長度34米,口徑211毫米,有效射程130公裏,炮彈飛行高度距地麵40公裏,這也是人類曆史上第一個進入平流層的人造物體。

    與大名鼎鼎的“古斯塔夫”列車炮不同,218噸的K5列車炮不需要拆解組裝,可以做到隨停隨射,隨打隨跑。44年的意大利安齊奧戰役中,兩門K5火炮在安齊奧的鐵路隧道裏躲避轟炸,轟炸過後就跑出來攻擊正在登陸的盟軍士兵和裝備。K5的每次開火都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有些登陸部隊甚至會被成建製消滅。這在盟軍當中引起了巨大的恐慌,嚴重打擊了參戰官兵的氣勢,於是K5便有了另一個綽號“安齊奧特快”。

    “您稍等。”隆美爾拿起電話吩咐下去。

    幾分鍾後,尖銳無比破空響劃過他們的上空,緊接著遠處的華沙城內傳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地麵都在微微顫抖。

    看著華沙城內滾滾升起的巨大煙團,雅尼克忍不住嘖嘖咋舌。“嗬,真不愧是大家夥,這威力真是夠勁!”

    62734/485044700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