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戰!”

    當命令傳到前線不到一分鍾的功夫,早已整裝待發的各種大炮朝幾天前就標注好的目標傾瀉起炮彈。

    “轟!”

    “轟!”

    “轟!”

    最先發出怒吼的是152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幾名德國炮兵捂著耳朵看著炮口噴射出耀眼的火焰,等炮彈射出後開始清理炮膛,借用著簡單的杠杆機械把炮彈裝填好,緊接著炮手閉合起炮閂,再一次擊發火炮,“轟”的一聲,又一枚炮彈怒吼著飛向目標。

    雖然雅尼克對“口徑即是正義,射程即是真理”的說法深以為然,可惜德國的國情根本不容許他浪費哪怕一公斤的鋼材。加上德軍擅長的是閃電戰,需要跟得上裝甲部隊的炮兵部隊。不可能建造那些大口徑重噸位行動不便的大家夥。

    所以他設計出的是蘇聯M-1943式榴彈炮,這玩意射程上略遜於同類,但勝在輕盈。全重不過三噸,一輛重卡牽引加上7人編製炮手加一個基數的炮彈都綽綽有餘。這樣一來這種榴彈炮足以伴隨著裝甲部隊滾滾向前,基本不會有掉隊的情況。

    而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豪豬”多管火箭炮。(雅尼克打算徹底繼承動物園稱呼習慣,將這款122毫米火箭炮命名為“豪豬”)。

    這種122毫米“豪豬”多管火箭炮以座圈為基礎安裝在卡車底盤上,士兵們給卡車輪胎前後兩側打進楔子,固定汽車的位置。汽車上的液壓千斤頂也在緩緩下降,穩穩的撐住這些特殊卡車的車體。汽車的風擋玻璃上方,原本吊著的鐵板被放下,嚴嚴實實的擋住了汽車的風擋玻璃還有其他的車窗。

    汽車後麵的帆布被士兵們拉開,露出三排鋼管,每排12根。它們並不像蘇聯“喀秋莎”火箭炮那樣使用鋼軌發射模式,而是采用了2.2毫米厚的薄壁管定向器,並帶有螺旋導向槽。36根定向管通過前後方形支座用縱、橫拉緊帶集合成束;采用箱形萬能支承回轉盤。

    準備完畢後站在指揮車輛旁的營長下達了發射命令。“發射!”

    “刷!!”

    “刷刷!!”

    “刷刷刷!!”

    和大炮發射時震耳欲聾的巨響不同,火箭炮在射的時不會有那麽大的動靜,聲音並不響。隻是火箭尾部噴出的烈焰吹起附近地麵的塵土,混合燃燒產生的濃煙,讓整個火箭炮發射陣地瞬間就淹沒在一片濃煙土霧之中。

    在沒有製空權的情況下這種騰起的濃煙簡直就是在明目張膽的告訴敵人“我在這裏快來揍我!”,整個火箭炮發射陣地就是個實實在在的“活靶子”,沒有任何的生存能力。

    不過一個火箭炮營一口氣向目標區域拋射648枚火箭彈,完全達到了在短時間內形成很大的火力密度的戰術技術指標。它可以在短時間內給敵人以毀滅性打擊,有效地完成壓製與殲滅任務,這種在短短的25秒時間裏讓一個炮兵營打出三個甚至四個炮兵師的火力的武器也深得士兵的喜歡,軍方高層也希望能多多裝備這種裝備。

    雅尼克何嚐不想多裝備這種讓人爽歪歪的武器,最好是每個師都能裝備個一兩個營。

    可一個營來一次齊射的費用就能造出兩個半的豺狼坦克車體。就算他再財大氣粗也承受不起這種揮霍,隻能慢慢的增加產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