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英國人愛拿雨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英國終年多雨,尤其是在沒有衛星技術的時代,無法預測天氣,這使得他們養成了出門拿雨傘的習慣。

    “張伯倫首相閣下,歡迎您來到柏林。聽聞您是英國最有才幹和遠見的政治家,您能親自前來,真是我的榮幸。”雅尼克甚至還拍了個馬屁。

    他可是打心底歡迎張伯倫。跟血拚德國養肥美國的丘吉爾相反,這個家夥的綏靖政策簡直血拚蘇聯養肥德國,讓德國一天天地強大,最終發展到讓英法害怕的力量。

    “皇儲殿下,我是為了我們歐洲的和平而來的。”張伯倫邊伸出手,邊真誠的說道。“上帝保佑這塊土地,不要再發生戰爭了。”

    和平才是主流,目前的英國像丘吉爾那樣的整天鼓吹戰爭言論的家夥,幾乎遭到了所有人鄙視。

    也許是因為當年的一戰中被英國士兵放跑了;也許是因為本身是個民族主義者,認為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和日爾曼人一樣有著尊貴的血統;也許自己有相當的自知之明,知道德軍是很難越過英吉利海峽登陸英國本土,反正小胡子是個出了名的“哈英”人士。戰爭開始後他頻頻向英國遞去和平書,連德國第二大人物赫斯曾獨自駕機到英國去談判,結果連丘吉爾的麵都沒見著就被關了起來。甚至後世還有不少人認為小胡子在敦刻爾克是故意放英軍一馬,借此向英國方麵示好。

    德國以雷霆之勢踹翻法國後就準備執行“巴巴羅薩計劃”。這時後英國的最佳選擇當然是水東引,坐山觀蘇德兩虎相鬥的最佳良機。可丘吉爾又跳了出來,他認為德國將會過於輕鬆的在對蘇戰爭中取勝,這一點不會引起他的反感,但一個統治著從萊茵河到鳥拉爾山這一大片歐洲土地的德國會過於強大,英國會成為他的附庸。因此他拒絕了小胡子的合平建議。不但通知斯大林80多次德國要進攻他(“巴巴羅薩計劃”行動之前蘇德是盟友,斯大林當然不會鳥他),還一個勁的慫恿美國參戰。

    丘吉爾當然有自己的目的:削弱法國和美國,讓蘇聯戰敗,不過這個設想沒成現實。再說了一個丘吉爾也阻擋不了兩個強國。他寫回憶錄時是這麽記錄雅爾塔會議的:“我的一邊是巨大的俄國熊(斯大林),另一邊是巨大的北美野牛(羅斯福),中間坐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看來丘吉爾看出了兩國的野心,卻也無能為力。因為大英帝國已經真正的衰弱了。

    據說,丘吉爾在雅爾塔會議之後,大哭一場,美國佬宰人宰的太狠了,就差把大英帝國最後一條底褲也給扒了。英國,輸掉了全世界,不再是全世界的老大(稱霸世界數百年,有澳大利亞、南非、加拿大、印度(和巴基斯坦沒有分裂)等遍而全球4000萬平方公裏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國土崩瓦解),遊戲規則不再是由它製定了(成了美國的小弟弟)。

    雅尼克同樣也是一臉的真誠。“就我個人而言,我也不希望再看到戰爭。可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日耳曼民族的同胞正在遭人欺壓,他們在那裏受苦受難,我還有什麽顏麵在這裏談論和平的可貴?”

    張伯倫連忙點頭。“對蘇台德地區日耳曼人的遭遇我們深感同情,不過所有的事情都有解決的辦法不是嗎?”

    62734/489015212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