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埃塞俄比亞還裝備了幾十架飛機,雖然說不上多先進,但在當時的非洲來說,絕對首屈一指,比很多南美國家空軍都要強大,所以埃塞俄比亞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視。此外,還得到了英法甚至德國的援助和支持,根本就不是什麽普通的小角色,豈是那些非洲殖民地政權可比的。

    “對於意大利因為缺乏殖民地而沒有足夠話語權的狀況,我們已經忍了13年了。對於埃塞俄比亞的挑釁,我們更是忍了足足40年,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我們尊敬的凱撒曾經在這裏統治過整個世界,現在輪到我帶領你們重現當初羅馬帝國的輝煌了。榮耀必將屬於意大利........”雅尼克已經懶得繼續聽墨索裏尼的滿嘴跑火車,直接關掉了收音機。

    你還好意思提四十年前?

    1896年,意大利的悍然入侵埃塞俄比亞,意軍統帥巴拉蒂裏宣稱要將埃塞俄比亞皇帝孟尼利克二世“裝在籠子裏運回羅馬”。

    麵對強敵入侵,埃塞俄比亞國內各方空前團結,連孟尼利克的主要政治對手----前任皇帝約翰尼斯四世的長子曼加夏親王也倒戈歸順了孟尼利克,其他地方諸侯也紛紛步曼加夏的後塵,投到皇帝麾下(孟尼利克不是前任皇帝的兒子,所以有一陣子曼加夏親王投靠了意大利人尋求支持)。

    3月1日淩晨,雙方主力在阿杜瓦展開決戰,戰爭一度進行的非常膠著,孟尼利克的愛將甘傑胡情急之下,丟掉自己的火槍和盾牌,僅帶一根權杖,率領本部落武士去打破僵局,結果不幸中彈身亡。

    麵對僵局,孟尼利克動了撤退的念頭,但泰圖皇後和曼尼夏親王阻止了他,說服其將自己的2.5萬名皇家衛隊投進去,作最後一擊。這支生力軍終於成了壓斷意大利人脊梁的“最後一根稻草”。

    戰爭結果是意大利7000餘人被殺,1500餘人受傷,3000多人俘虜,其中包括準將以下軍官252名,意軍統帥巴拉蒂裏棄軍趁夜而逃,意大利全軍覆沒。

    這次戰役保證了埃塞俄比亞的獨立,1896年10月26日,意大利與埃塞俄比亞簽署了《亞的斯亞貝巴條約》,意大利被迫放棄其侵占的土地,宣布廢除烏查裏條約(埃塞俄比亞被迫與意大利簽的不平等條約),承認埃塞俄比亞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並賠款1000萬裏拉。

    “六個月?!”倫德施泰特張了張嘴,一副怎麽可能的神情。

    雅尼克笑笑道。“到時候就知道了。”

    10月3日淩晨,即在墨索裏尼發表戰爭演說的第二天,意大利的轟炸機突然出現在埃塞俄比亞的領空,向埃塞俄比亞的城市、邊界防線軍事據點投下大批炸彈。隨後,意軍在坦克、大炮的猛烈炮火掩護下,從北南兩個方向對埃塞俄比亞發起進攻。

    裝備相當豪華:飛機126架、坦克112輛、新式火炮586門、機槍4200挺、汽車3700輛、騾馬和駱駝35000匹。

    62734/491704438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