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方德和小黑就開始想辦法改進,偏偏他們都沒有帶有關煉鋼的書籍。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小黑在他的種田當中有關於煉鐵的記錄,讓方德他們找到了耐火磚的配方,知道有石墨坩堝,還知道高嶺土、石英砂、鋁礬土之類五花八門的原料都是配置耐火磚的好材料,有了這些資料,方德他們做了實驗了好多種配方,才研出自己的耐火磚。

    這樣爐子終於經用了,最起碼需要一個多月時間才會融化。但方德懸重金,讓工匠找到解決高爐融化的問題。

    還真有工人想到了辦法,往高爐爐壁裏安裝了陶製的管道,裏麵用流水降溫,這樣高爐就不會被高溫融化。當然這都是鋼鐵廠其中的小問題,像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方德斷斷續續和鋼鐵廠的工人花了1年多的世界,解決了無數問題,終於解決了高爐不耐燒的問題,最新款的高爐,已經穩定保持了日產三噸生鐵的水平,而且高爐壽命到現在還沒有壞,這樣鋼鐵廠的產量才開始穩定起來,而這一穩定下來,就變成方德的下金蛋的母雞了,每年賺取的金錢甚至超過了琉璃廠。

    這不得不說,東漢時期的物價與科技水平,有點讓人哭笑不得,鐵價的價格比方德預計的要高的多了,一斤有20錢左右,而且還是漢斤,這隻相當於現代半斤都不到,而一噸鐵大概相當於5000漢斤值10萬錢,光這個高爐每年就可以生產出超過3000噸的鋼鐵,也就是說這座高爐每年的產值就有3個億,而這樣的高爐在這座鋼鐵廠有10座,鋼鐵廠一年就有30億的產值。

    方德身為一個現代人自然不可能賣原材料,這樣附加值低的貨物,基本上這裏練出來的鋼鐵是不可能出這座城市的。

    練出來的鋼鐵會進入各個加工廠,像農具廠,變成曲轅犁,八牛犁,打穀機,鐮刀,柴刀,等各種先進農具,這價值就提升了幾倍,這還是方德壓低價格的關係。畢竟這是生產工具,可以提升糧食產量,自然不能賣太高的價格,但即便這樣,能賣的起的也隻有農戶的農民和門閥士族他們。尤其門閥士族他們都是大農莊生產,像什麽八牛犁,打穀機,鐮刀他們都是大批量購買。

    除了這些,這裏還會產出一些高端鋼材的價格,它們價比黃金,要是鑄造成所謂的龍泉寶劍,更是價值千金,還要各種鐵甲,刀槍劍戟,這才是利潤在高的地方,隨隨便便就有幾十上百倍的利率,尤其是鋼甲,幾十斤的鋼鐵,鍛造成鋼甲之後就值幾十萬錢。

    就是有這樣的暴利,加上琉璃廠,方德才讓大漢一年有上百億的收入!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