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言喃喃自語一聲,修煉“神農聖體”小成的他,並沒有選擇立刻出關,而是在“傳道石”上重新坐了下來,一邊觀看頭頂的《神農帝經》,一邊默默推演........

    就這樣,穀中時間流逝,轉眼間又是十年過去。

    這十年的時間,梁言始終坐在“傳道石”上,窮盡自身所學,再結合《神農帝經》中的感悟,不斷推演摸索,試圖找出一條全新的劍道之路。

    尋路的過程,梁言隻能獨自摸索,因為前輩劍修的經驗根本無法參考,就算是包羅萬象的《道劍經》,也沒有提到修煉多柄本命飛劍的方法。

    唯一可以依靠的,隻有《神農帝經》。

    這本奇書雖然不是劍道功法,但它對人族肉身的研究已經達到了一種極致,而劍道本就是人族獨創的功法,劍道的本質是探索自身,這兩者在冥冥中有所聯係,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梁言將《神農帝經》和自己的劍道感悟互相印證,反複推演,花了十年的時間,到最後,還真讓他創出了一條前無古人的路子

    隻不過,這條道路過於特殊,以前沒有人走過,所以梁言心中也不確定,到最後究竟能不能突破劍心境?

    “罷了,都已經到這個份上了,無論如何都要試一試吧........”

    梁言輕輕歎了口氣,又低頭看了一眼“傳道石”,上麵刻了密密麻麻的符文和法訣,這些都是自己推演時候留下來的痕跡。

    十年匆匆,此時回頭再看,不由得感慨良多。

    要理解這突破劍心境的法子,首先得從劍修和普通修士的區別說起。

    當今人族天下,門派林立,百家爭鳴,但無論各派修士的功法神通有什麽區別,歸根結底,探索的都是宇宙大道。

    所謂三千大道,法則爭鋒,不過是利用宇宙規律以及法則屬性來進行爭鬥。

    這一點,就算是被尊為人族起源的:佛、道、儒、魔四大統也不例外。

    其實三千大道便是宇宙規律,都屬於天道範疇,所以無論眾人修煉何種法則,都是對外探索宇宙,尋找天道奧妙的過程。

    唯有劍修不同。

    劍修者,探索的是自身極限,到達劍心境以後,通過劍魂的融合,能夠創出屬於自己的神通法則,然後再以自己的法則對抗三千大道、宇宙法則。

    這便是所謂的:一劍破萬法!

    隻可惜,當今時代,劍修凋敝,能夠走到這一步的劍修已是鳳毛麟角,就算放眼整個南極仙洲,或許也找不出幾個劍心境的劍修。

    梁言有《道劍經》作為基礎,可謂根基深厚,但因為“萬化無相”的原因,他雖然可以操縱多柄飛劍,有著遠超同輩的戰力,但也為自己的劍道之路埋下了隱患。

    當飛劍與神魂融合的時候,會因為本命飛劍超過一柄,而導致劍心崩潰,走火入魔。

    梁言借助《神農帝經》,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來推演,到最後發現隻有一個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

    那就是:

    在自己體內開辟出一個劍心宇宙!

    。您提供大神竹林劍隱的青葫劍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