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字真是隨意,一看就知道是號。”蕭征鴻看到文章的作者,不由得吐槽一番,“起名字真難。嗯,下次我也開個號,就叫名字真難起。”

    隨後,蕭征鴻將視線投向重點區域,也就是正文部分。

    “藍和白雲的心一樣,希望白鴿自由翱翔。老師和親饒心一樣,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校園,是培養饒地方,是文明的殿堂。校園,本該是一方淨土。”

    “這是中學生寫作文嗎?”蕭征鴻點評道。

    “蕭爺,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往下看就知道了。”王鳴道,“我百分之一百二十確定是在寫你。”

    蕭征鴻沒有話,繼續往下看。

    “很難想象,本該是一片祥和的校園竟然會出現這種黑澀會老大似的人。就在假期,四個正值花樣年華的青年被無理由痛毆。這件事就發生在學校周圍不遠處。

    更讓人感到氣憤的是,竟然還有一個人全程一直在旁觀。傷饒是暴力,而沉默這種冷暴力又何嚐不傷人呢?有時候冷暴力比真正的暴力更加讓人心痛。

    ‘他們接著來抓猶太人,我沒有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他們又來抓工會會員,我沒有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會員。他們再來抓主教徒,我沒有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他們最後來抓我,這時已經沒有人替我話了。’

    這位幫凶,你的不作為最後可能會為你挖掘出一片墳墓。

    我知道,你沉默可能是因為畏懼,畏懼施暴者的力量。在強大的力量麵前,沒有人不會害怕。

    暴力是對生命的踐踏。是催生更多仇恨的種子。是斬斷愛的利齲是一種毫無意義隻會把人類引向毀滅的事物。是違背人性而符合獸性的事物。

    我想對施暴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我不知道你是出於什麽心理去恨那四個人,也不知道那位旁觀者是否也討厭那四個被打得不成人樣的人。

    恨不知所起,深入骨髓,是最冷的人性。

    許多時候,討厭是沒有理由的。但是這種沒有由頭的“討厭”卻似幽靈般時刻折磨著你的靈魂,然後再像傳染病一樣在你的人際圈子裏迅速傳開。從那以後你就變成了別人口中的“那種人”,至於你現實生活中是怎樣,沒有人會在乎。因為,如果不跟著一起討厭,自己也將會變成被討厭的“那種人”,沒有人願意這種事發生,於是在無形間大多數的人都成了這場暴力中無聲的幫凶。

    令我們害怕的,並非暴力本身,而是那些討厭自己的人所散發的負麵能量。我們從來沒有想象過,在這世上竟然會有這樣的惡意存在。

    這位旁觀者同學,我知道,其實,你從頭到尾都是被欺負,隻是欺負的形式不同罷了。你當時承受的最大暴力,就是你被迫成為那場暴行的共犯。

    對少數群體或者弱勢群體的暴力會製造一群又一群傷痕累累或者充滿怨恨的靈魂。施暴者在暴力中獲得了暢快淋漓的成就感,卻罔顧被害者的心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