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卿道:“趕路要緊,讓這孩子上馬車。明心,這是你楊家後人,你就收入門牆,嗬護一二。”

    “是,先生。”

    明心對著楊懷帶著一股氣惱,對著華卿立時就像換了一個人。

    靜月與錦瑟將這少女帶上馬車,馬車原就不大,現下又坐了五個人,越發顯得擁擠。

    明心喝了聲:“啟程!”

    華卿問道:“你叫順娘?”

    姑娘也不怯生,應道:“莊裏人都喚我順兒。”

    明心問道:“我是你嫡親姑祖母,往後喚我師父即可,我收你做我門下第十七位弟子。這是你大師姐靜月,這是華年先生,這是華年先生的弟子錦瑟女郎。”

    她每介紹一個,姑娘就規規矩矩地行上一禮。

    華卿笑道:“你楊家不知積攢了幾輩饒福氣,才得了這等靈秀女郎。”

    姑娘咧嘴笑,笑得很是燦爛。

    明心又問:“你可讀過書?”

    “讀過,莊子裏的私學,我上了三年。”

    “往後可得用心學習。”

    楊懷看著馬車遠去,這一回,怕是姑母惱他了,父親、叔父那兒也得解釋一回。這世外之人還真奇怪,竟是相中了這孩子。要不是華大先生提及,他自己都忘了還有一個生而有胎記的女兒送出去了,居然都十五了。

    早知今日,當年直接送給姑母多好。

    楊懷感佩了一陣,騎馬趕回城裏。

    父親楊譯正在氣頭上,話帶刺。

    叔父楊諒則來問他,“你都回來半晌,你五弟呢?”

    “五弟不是與你們在一處。”

    “他去莊子尋你。”

    “我在莊子上並未看到五弟。”

    楊諒思忖片刻,拊掌一拍:“這個臭子,定是尾隨明心一行要離晉國。”

    人家不帶他,他就偷偷跟在後頭,還哄人去尋楊懷,楊懷沒遇到,肯定是跟去了。

    *

    五人乘馬車太擠,到了前方縣城,又另雇了一輛馬車。

    華卿與明月乘一輛,後頭那輛就乘了三個弟子。

    楊順易名青霞,原該喚作靜霜,是華卿“不如叫青霞罷”,如今亦換作道姑打扮。

    三日後,抵達晉國的黃龍碼頭。

    華卿一行五人與車夫結了車錢,靜月帶著楊順又去雇了一艘大船,委實是明心叮囑,要大些的,可以從晉國從黃龍江一路遊玩到魯國的東海。

    一行五人在客棧住了幾日,采買了一大堆的東西,吃的、用的、穿的都買了一個遍。

    十月初九方登船上。

    青霞嘀咕道:“那船家也太狠了,從黃龍碼頭到魯國東海碼頭,要了我們八百兩船資。八百兩啊,我的個,鄉下人家幾代人也攢不了這麽多。”

    靜月低斥道:“這話可莫讓師父聽到,她要聽到,又得斥罵我們一身銅臭。”

    “可這是錢!大師姐,你不是楊家給了五千兩銀子。這才幾日,我們就花了快二千兩,這往後可怎麽辦?”

    靜月連連搖頭,“有師父同行,哪裏還少得了銀子花使,快別再了,沒的惹人笑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