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星樓下,站著四個十來歲的清秀少年,分站在觀星樓四角,都是道童模樣的裝扮,這是李老太爺特意挑選出來作為他修道的隨身童子。

    這幾人都是無父無母的孤兒,李老太爺賜‘李’姓給這四人,分別取名為李奉、李誡、李刷李經,取意‘奉誡誦經’。

    每當李老太爺在觀星樓頂層打坐修行,感悟地道理的時候,這些童子就會在樓下為他護法,不離半步。

    張老太爺每當要修煉悟道的時候,前三都會齋戒沐浴,李老太爺和這些童子隻喝無根水,不吃葷腥也不碰酒色,年老的人性子比較穩,能耐得住長時間的寂寞。

    在李老太爺在觀星樓上打坐修行的時候,‘奉誡誦經’四位童子就會在樓下為李老太爺護道,莫穀這個修仙者對於李老太爺如此講究形式,也隻是笑著搖搖頭。

    但是這些十來歲的童子原本就是好動的年紀,長時間站的一動不動,實在是一種折磨。但是他們不敢隨意亂動,李老太爺對於修道這事情可是很看重的。

    加上旁邊還有一些來往老仆,不定有人在盯著,若是他們四人出了什麽差錯,會有人去七澳,到時候傳進李老太爺耳裏,那他們現在這樣吃喝不愁的日子就到頭了。

    經曆過吃不飽穿不暖的他們,可不想回到以前那種生活。

    張世平緩步朝著觀星樓走來,站在兩側的童子遠遠看到一個氣質灑脫,好似一個貴公子的陌生人過來,以為是哪裏來的世家公子哥。

    雖然不認識,但是他們也不敢無禮,年紀比較大的李奉過來,“這位公子請止步,老太爺正在靜修,不方便見客。”

    張世平神識掃過,旁邊這種童子打扮的人有四個,這院子各處還有十二個婢女仆人,這些人身上半點法力都沒有,徹徹底底的凡人。

    樓頂有幾人,其中一個身體老弱,在張世平神識下,這人身體猶如一盞燈芯已經快要燒成灰的殘燈,生命的那一丁點靈光,如同風中殘燭明滅不定。

    而另外一個體內有法力,是他從長生觀一路追尋而來的那個練氣六層修士。

    還有分散樓層各處的幾人,氣息悠長。

    李奉看到張世平不話,也站著不動,就又輕聲地把話重複了一遍,張世平沒有跟這個童子多糾纏,他頭微低,居高臨下,看著這童子,眼中靈光閃爍。

    那個童子雙眼立馬無神,沒有半分神采。這種運用神識的手段也就隻能用在那身上沒有半點法力的凡人身上。

    對於身上有法力或者佩戴著一些護身符之類的法器的人,那基本沒有半點效果。當然如果張世平是金丹或者元嬰修為,那麽他的神識,就能輕易地攻破練氣期或築基期修士的識海。

    張世平輕聲了幾句,李奉就像木偶一樣走回原來的位置,張世平他一步一步踏上樓梯,走到第四層樓轉角的時候,正巧遇上剛下來的莫穀,他咧嘴一笑:

    “上去再坐一會吧,我有些事情想問你。”張世平語氣緩和,神色平靜至極地看著他,但是傳到莫穀耳中,不亞於旱地驚雷。

    張世平臉色平靜,語氣也沒有半分怒氣,但是出來的話,在莫穀聽來藏著冷意,身上也慢慢散發出一股寒意出來。

    他周身被張世平鎖住的氣機,不敢亂動,他清楚地感覺到張世平那遠超自己的法力,曾經在修仙界坊市行走的時候,他看過一次築基期的前輩出手,在莫穀的眼中,張世平的法力可比他當初見到過的那位築基期修士要深厚許多。

    有些築基修士急於求成,沒有穩紮穩打把根基紮牢,相對於一些同階的修士來,法力自然差了半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