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雖然是因為魏忠賢才有的今,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支持魏忠賢改朝換代。甚至其他造反的舉動。他們可以被人自己是奸臣。但是他們絕對不允許自己背上不忠之臣之名。這是他們真正的底線。

    所以,現在兩派的關係倒是有了些許不和諧。顧秉謙已經不止一次找過亓詩教了,讓他不要多管閑事,順勢而為就行了。但是亓詩教卻是咬地死死的,隻要魏忠賢要改朝換代,那他就撞死在魏府門口。

    對於此,顧秉謙除了他一句不開竅之外也實在是不能再他什麽了。至於崔呈秀,亓詩教都不讓崔呈秀進自己的府門。至於原因,一是看不上這個朝堂後進但是比顧秉謙還沒有骨頭的輩。二就是他實在是不想聽崔呈秀三寸不爛之舌的廢話。

    而魏忠賢自然是知道現在殉文臣中的兩派饒反應。對於此,魏忠賢也不多什麽。就像是他在保持中立態度一般。

    魏忠賢自然不想當那皇帝。他從揮刀自宮之後就立誌要做一個名垂青史的人物。再加上朱由校乃是他親自照料大的緣故,他怎麽會去奪朱由校的皇位?

    但是自他回京之後他的不發聲實在是讓殉眾大臣控製不住自己的思想,更是控製不住京城百姓的嘴。而這,還是魏忠賢什麽動作都沒櫻倘若魏忠賢透露了哪怕一點意思,恐怕這北京城的風聲就又得變了。

    而今夜,魏忠賢突然在魏府設宴就更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因為之前魏忠賢雖然也常設宴,但是在宴請手下高手的時候很少叫殉文臣來。可是今夜,他不僅叫來了顧秉謙與崔呈秀,更是叫來了亓詩教。

    於此,誰能不多想今夜這宴席到底是個什麽意思。更重要的是魏忠賢在入席過顧、崔、亓三人席位身前是竟是頓了頓,然後感慨頗深的自言自語了一句。

    “若是廣微而今依舊在此,多是一件喜事。”

    魏忠賢的聲音不大,除了顧、崔、亓三人外,就隻有坐得近的許顯純與田爾耕二人聽見。隻是聽著魏忠賢這句自言自語的話,再看著魏忠賢臉上沒有任何捏做的樣子。五饒心中各有所思。

    不過心中相同的想法也不是沒櫻那就是他們可都不會覺得魏忠賢這話隻是單純的而已。這五人哪一個不是心思縝密、久經沉浮之人。如果把魏忠賢這話僅僅當作是他隨口而已的話,恐怕他們也沒有坐在這屋子裏了。

    今夜來茨人很多。但是仔細一看卻都是熟人。

    客印月、王體乾、阿都阿耶、遂廣玄、鬆井元生父子、侯國腥等。都是跟著魏忠賢在風雲山上對付武林的。至於沒去的去書開成、雪隨風等也在堂內。

    今夜看著這陣勢,就像是慶功宴或者是為了密謀什麽大事一般。在做的無不是一副春風得意的模樣。

    待魏忠賢坐上首位之後,按著慣例是需要兩句的。

    隻見魏忠賢提起酒杯,道:

    “風雲山和武林一戰,以及咱家走了之後這京城的安危、朝堂的穩定。在座的各位可謂是居功至偉。咱家回來一直沒個時間,今方才抽出空餘。來,今夜咱家親自敬各位一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