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大表姐還是需要家裏鼎力支持,以至於所有人都過得緊巴巴的,但是沒一個人覺得不願意,二表姐雖然大學不是多好的學校,但她在學校依然是一個風雲人物,至於表弟就更不用了,學習在舅舅舅媽的鞭策下,算是名列前茅,再加上長相出眾,在學校裏也很受歡迎。

    這樣團結的人家,即使眼前過得困苦也總是過得積極又開心的。

    她見過很多這樣的家庭,其實持久的幸福感真的跟物質條件並不掛鉤。

    她就有一個相處得挺好的一家人,那一家的條件才算是困難,當家的大叔早年在礦裏出了事,腿殘廢了,礦裏拒賠什麽也不肯給。

    後續的治療都落在了大嬸身上,可是大嬸從來都沒有放棄過,她們家還有一個孩子,還不是大叔跟大嬸自己親生的,是收養的孩子。

    大叔身上後續的治療拖垮了這個家,但是不管是大嬸還是他們家收養的那個孩子都沒有一點怨懟之心。

    他們一家人就在他們公司最開始承包的那個旅遊景區附近住,那時候那個景區也剛開發,附近的人都比較窮,全靠他們這些過來旅遊的人維持生計,所以她經常會見到那一家人。

    大叔腿殘廢了就在家裏編些手工藝品,然後掛在同村人家的店裏賣,那位大嬸沒有文化,做的活都是力氣活,一個人幹好幾份力氣活,那個孩年紀就幫著賣水賣零食,背著半人高的竹簍子山上山下的跑。

    他們的生活有多苦,她隻是撞見就能知道,可是她每每看到晚上大叔拖著殘腿出來接大嬸跟孩,一家三口手挽手一起回去的時候都會覺得由衷的羨慕。

    越長大她越知道家對於一個人有多麽重要,就越向往自己也能有一個家,但是對於她來,這似乎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也許就是因為家庭幸福,所以即使麵對自己不會的事情,向人求助也從來不會覺得有什麽難為情的,更不會覺得這是一件需要考慮後才能做的事情。

    因為知道自己向人索求幫忙就能夠回報,知道自己不怕得到與別饒關係再失去就會一無所有所以才能大大方方去認識陌生的人去承受各種各樣的可能,這樣的自信是她到後才積累出來的,卻也隻是形似罷了。

    她以前從來都不敢向別人求助,也唯恐別人幫助自己,總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好意,得到了好意又總要發愁怎麽回報,而這樣的考慮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可是一旦自己主動要開口請別人幫助之後再邁出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一直往前走之後,她才發現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其實遠比她以為的要多,自己能夠得到別饒幫助後回報別饒也比她以為的要多,慢慢地就習慣了幫助與被幫助。

    隻不過跟人建立更深更親密的關係,之於她始終都是一個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