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考生自由闡述,不必忌諱什麽,也沒有任何規定。

    而她看考卷,主要就是看這部分。

    科舉製誕生之前,官員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而許多出身低微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京城和地方擔任要職。

    分科考試改變了這種弊端。

    考核參選者對時事看法的進士科,更是選拔人才的最有效手段。

    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製度,讓寒門子弟有了希望,一到科考之年,就不顧途中勞累艱險,紛至遝來,期盼一張考卷定終身。是否能光宗耀祖,是否能一步登天,是否能換來錦繡前程,皆看十年寒窗後的全力一搏。

    然而說實話,身在鄉村的文人,因交通不便,消息閉塞,有眼光和格局的,真的不多,金燦燦的達官顯貴之路,對他們來說,相當不易得。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本萬利的讀書做官之道,在漏洞頗多的科舉製度誕生初期,無人幫忙鋪路的他們依然難登難走,即便堵上諸多漏洞,也不見得比以前好多少。

    關鍵原因,就是他們對時事了解太少。

    但這不是他們的錯。

    他們非京都居民,也沒生在官貴之家,更沒電視電腦,手機電話,新聞聯播。沒有獲取最新消息的渠道,你讓他們怎麽議論時事並發表見解呢?

    說土包子雖難聽了些,卻是事實。

    好在,皇帝的考題貼近民生,並未涉及國際問題。

    這是他們的幸運。

    不然換個問題,他們的腦袋定要卡殼當機。

    別說寒門學子,就算草包類型的官貴子弟,也答不出個所以然。

    “最後一場,看到這道題,我便立即知曉,它才是吾皇所出之題,”義寧坊豪宅裏,妖芷鈺手執玉杯,麵帶微笑,“不然,哪個官員會真正把百姓放在第一位呢?”

    梨靜若從他手裏取下茶杯,加滿水:“你比我更懂皇上了。”

    妖芷鈺嗛了一聲,眼角斜睨:“我不搶你的生意。”

    梨靜若噗地笑出聲。

    妖芷鈺幽幽道:“這次包括姒侍郎在內的作弊案,可牽出不少人。”

    梨靜若微笑:“慢煮青蛙,小火燉肉,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理由,不知不覺中便將官貴力量逐步削弱,正當得讓人無話可說,同時,也為新科進士騰出位置,一舉兩得。”

    妖芷鈺搖搖頭:“依我看,新科進士不會馬上安排在京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