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好像看見墨染不屑地翻了翻眼睛。

    他懷疑自己看錯了。

    揉揉眼睛,果然是一時眼花,墨染分明和普通貓沒什麽兩樣。

    於是轉身去尋十二神獸,那些小家夥的身體和翅膀好像長大了些,比以前更漂亮,也比以前更能吃了,若非屬於皇上,吃住宮裏,平常百姓真養不起。

    洛麟羽批完奏折後沒有擼貓。

    她從未養過貓,便無那個習慣。

    白日裏,墨染除了吃,就是把自己盤在某個地方,或龍床,或軟凳。

    而一到夜晚,它便沒了蹤影,直到快天亮,才重新出現。

    對於它的行蹤,洛麟羽不管不問,隻提供食物和棲身之地。

    其實也顧不上問。

    春闈在即,淩雲城已聚集東西南北各地趕來的學子,從十幾歲到五十幾歲,什麽年齡段的都有。

    對於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之人,拚命讀書、參加科考是他們唯一的出路。考上了,功名利祿;落榜了,隻能再等三年。這三年的時間裏,要麽家人繼續供養,要麽自己先找個差事糊口。

    因二月初九就正式開考,路程遠的外地學子在年前臘月甚至冬月就出發趕往京城,至正月下旬,基本到齊。

    在所有趕考學子中,隻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在京城有親朋好友可借宿,大多數外地考生都住客棧,而他們互相結識後,也會為省錢而搭夥合租便宜民居。

    考前的時間,有的埋頭苦讀加緊複習,有的則視其為一種聯絡機會,在互相走動邀請中,三五成群地或遊街看景,或舉杯吟詩,盡行風雅之事。

    當然,這些文雅之事的背後目的並不單純,少數頭腦靈活的學子,是希望能在公開場合多出幾次風頭,成為淩雲城上流社會人士的閑談話題,繼而被時不時邀請,參加名流宴會,吟詩作賦,與著名詩人、貴族等有幸結識。

    而一旦擠進那個圈子,便能在一群文人的互相吹捧下,知名度越來越高。

    知名度高,就會引起各方甚至主考官的特別關注,這對參考學子來說,是相當有利的,尤其是沒有可靠關係、強大背景可利用的學子。

    當然,也有前往美人坊喝花酒的自詡風流倜儻者,更有避開眾人獨自拜見朝中同鄉的蠅營狗苟之輩。

    除了涉及會試諸事的各種猜測,可談論的話題很多,而今年,在眾學子和百姓口中長盛不衰的話題,卻是一位和尚寫的兩首僧情詩。

    其中一首無名詩是:

    孤僧獨步往東遊,

    風影難遮姝路求。

    智覺本已驅三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