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虞新不一樣。

    

    他啥都不知道,以為自己能夠出獄,是因為真正的主謀認了罪。

    

    那太子不理他,他心裏很不快樂。但他知道此案是經太子介入後,淑妃才認罪的。所以他還是心生感激,不然不僅他沒了命,虞家也得完蛋。

    

    鑒於此,他的反應最積極。

    

    但不是支持太子,而是反對。

    

    幾乎整個朝堂就他反對聲最高。

    

    不為別的,就是為太子殿下的生命安全著想。

    

    他要用這種方式報答太子。

    

    即使明知自己官微言輕。

    

    這個因為啥都不知道而瞎蹦躂的人……

    

    洛麟羽頭疼。

    

    “行,你們反對,那你們給本宮推薦一個能領軍應對黃石十萬大軍的人來,”洛麟羽掃視群臣,“打勝立功,薦者有賞;損兵折將,薦者連罪。”

    

    這……

    

    雖此乃老規矩,但經太子這麽出來,感覺好像嚴重了些。

    

    更關鍵的是,放眼朝中,除了太子殿下和身在南部邊境、曾被連升十二級的淼江海,還真沒讓人敢保證定能打托軍、隻勝不敗的武將。

    

    古話早就有雲: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沒有經曆過真正的戰爭,哪來經驗?

    

    很可能一個策略失誤,就能讓全軍覆沒。

    

    反對太子出征、卻又沒有良將可推薦的眾臣更加猶豫,武將們也不敢冒頭自薦擔當統率各路兵馬的大元帥。

    

    就在這時,太子又開了口:“樂師德在西部數次禦敵,淼江海在南部與青鸞過招兒,已經花了不少銀子,如今北部又邊境告急,若以十萬對十萬,甚至二十萬對十萬,恐怕接下來該輪到國庫告急了。”

    

    戶部尚書寇禎檢立即道:“殿下的是。”

    

    這個死摳兒的田舍翁!

    

    部分大臣搖頭不已,尤其是大理寺少卿袁柬暉,直接對其怒目以視:“寇大人,國庫充足固然好,可若被敵軍攻破關隘,直搗京城,錢再多,何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