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注定的災難,依然躲不過去。

    十一月,西北部還是發生了瘟疫。

    消息傳來,整個朝堂都炸了鍋。

    能以奏折形式稟給皇上,基本上已是大麵積發生的確定之事。

    若隻有幾讓病,即使症狀相同,在沒有確診的情況下,地方官也斷不敢隻將猜測之詞呈給皇上。

    朝中大臣的臉上皆是震驚。

    皇後娘娘的夢雖未被皇上在朝上提起,卻早已經過宮內道消息透露出來,百姓聽曉的人不多,官員,尤其是高級官員,卻是沒幾個不知道的。

    之前各地發生大大的旱情,因皇上防患於未然的暗中操作,沒有發生什麽大事,所以令人感受不大。

    如今卻是頗覺神奇,難道皇後娘娘生了麟羽殿下後,有了國師般預測災情的能力?

    雖瘟疫還是來了,避無可避的來了,洛觜崇心裏卻並不慌~~之前所備的一應事物,著人帶隊送過去便是。

    然而,之後的事,卻讓他再度坐立不安起來。

    由於之前的密旨督令,地方官不敢掉以輕心,第二道官折送達時,便已查到最初發病的人,應該來自邊境~~大正國與黃石國的邊境。

    奏報發出時,當地縣令已將病患集中隔離,並召集境內醫師進行診治;

    郡守則已在去往邊境的路上,打算親自查證,找出病源。

    朝廷重視,皇上更是親下密旨,地方官自是不敢有絲毫懈怠敷衍。

    恰恰相反,他們還要做出積極行動,做給朝廷看,做給皇上看。

    到第三道奏折快馬加急送入京城時,已查到病源源頭:邊境那邊的黃石國白茅郡,已連續兩年發生旱情,百姓家無存糧,草根食盡,連樹皮都給剝吃了。

    眼看要活不下去,朝廷的賑濟又遲遲不到,離兩國邊境較近的百姓便想往大正國尋求活路。

    但在尋求活路的路上,百姓因太過饑餓,已經易子而食,最後連老鼠死屍、野獸爛骨都搶著吃。

    境內過關尚且需要公驗,何況跨國?

    邊關守軍不準身無任何證明的流民入關,衣衫襤褸、麵黃肌瘦的黃石流民急了眼,跟守邊士卒起了衝突。

    最後,黃石國流民雖被成功擋在了關外,曾與他們發生撕扯的幾名士卒卻漸漸發病,然後開始傳染。

    這一傳染,事情就一發不可收拾,兩千守邊軍卒全部染病,死亡無數,隻剩奄奄一息幾人,無力傳書報信。

    邊關頓時失控,前期未死的和後期新來的黃石流民瘋了般破關湧入大正國,此時,邊境內外已是死屍占道,男女老幼皆櫻

    地方郡守自稱因惜命而心有防備,雖前往調查,卻未曾下過馬車,隨行盡皆染病,唯獨他尚安好,能書筆報稟。

    縣令報於郡守,郡守自然是報於州官,州官上達朝廷,最後才被放在龍紋禦案。

    經過這來來回回的層層傳達,雖無人敢扣壓遲緩,但到第三道折子呈現在帝王眼前時,已是臘月中旬。

    出乎意料的疫情形勢驟然嚴峻,軒然大波在朝堂掀起,應對之策分成兩派,一方主張邊關不可無人,應立即增軍支援;另一方則認為流民已經入關,瘟疫已經擴散,此時增兵,隻會徒增死亡,當前最重要的,是派出更多醫師,協助控製瘟疫。

    洛麟羽收到消息時,卻首先帶人衝入議政大殿,在所有人處於驚詫愣怔之時,不由分地將洛觜崇拽出龍椅,熱水、皂晶跟上,最後是一碗湯碗遞到了皇帝嘴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