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正如紀大人所言,薊州總兵一職極為要緊,關係到我大明邊軍士氣,豈能因為這麽一點彈劾就草率地定其之罪?朝廷怎麽都該派人查明此事真假,再做決斷才是。不然要是一旦事情有誤,造成了冤案,則恐寒了我邊軍將士之心哪。”於謙心思電轉,迅速就拿出了這麽一個法來。

    這話倒也有些道理,竟讓子也感到有些猶豫起來:“既如此,就讓兵部派遣官員往薊州一查究竟。”

    “臣以為論起查案來,朝廷諸多衙門少有能比得了錦衣衛的。而且他們不在諸司衙門之列,由他們派人詳查,不定更能叫人信服。”於謙隨即又提出了一個不同的建議來。

    皇帝略作思忖,便點下了頭去:“那就照於閣老的意思辦,著令錦衣衛派人前往查個究竟吧!”對他來,隻要能有個明確的結果,無論派什麽人去薊州那都是一樣的。

    不過這卻讓於謙長長地舒了口氣:“善思,這次總算沒有辜負了你的托付。”

    今日於謙所以會在朝會上出言為林烈話自然是受了陸縝所托了。當知道薊州方麵居然在此時上疏彈劾後,陸縝就知道此事不能再拖,必須盡快讓子拿定主意派專人前往查明此事真相,而理想中的人選,自然就是錦衣衛了。

    不過陸縝總不能自己推舉自己,那做得就有些太明顯了,也會惹來旁人的懷疑,縱然無私也有私,所以在一番考慮後便選擇了請於謙出手相幫。好在之前陸縝剛替於謙和朝中官員解決了一個大-麻煩,所以此時相求倒也不難。再加上對他的信任,於謙終於才有了今日朝堂上的表現。

    本來以文武之間的矛盾,林烈一旦被定了罪朝中自然有的是落井下石之人。但有於謙出麵為其開脫後,不少人就暫時放棄了進言,隻在一旁觀望,這效果可要比由陸縝親自出麵情又要好上許多了。

    就此薊州一事就暫且定了下來,將由錦衣衛派人趕往查個清楚,然後再做定奪。群臣也很快把注意力投放到了其他政事上,畢竟相比於朝中其他事務,一個總兵的有罪與否還不是最要緊的。

    一場朝會結束後,群臣相繼退卻,朱祁鈺也在幾名心腹內監的陪同下往謹身殿而去。在那裏對鏡換衣時,他便看到了王嶽站在身後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便笑了一下道:“王嶽,你有什麽話隻管與朕直就是,何必如此作態?”

    “陛下恕罪,奴婢實在是因為不知該不該此事哪。”王嶽又是一陣糾結,這才在子神色稍沉後道:“陛下您就不覺著奇怪麽,為何於閣老會突然出言為那遠在薊州一名將領話?”

    “嗯?”本來朱祁鈺都把這事拋到腦後了——日理萬機的他是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記在心裏的——此時才若有所思地看著對方:“你這話是何意?難道於閣老在此事上能有什麽私心不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