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縝當然不光是因為這些原因就不顧毀譽地接受了子的任命,應下了錦衣衛指揮使的差事,事實上他還有另一番的考慮,隻是這事卻不好明著和於謙了。

    這次南京差點發生叛亂固然有白蓮教從中挑唆作梗的原因,但朱祁鎮的責任也自不。而在陸縝看來,此人的存在對如今還算太平的下就是一個極大的不安定因素。

    這可不是他對朱祁鎮有什麽成見,實在是因為曆史早就已經給出了結論。縱然他現在看著還算安分,似乎沒有翻起風浪來的可能,但奪門之變可是實實在在寫進了史書中的。這個看似無害無權的太上皇會在一年後突然就發動一場曆史上少有的逆襲,直接就把本屬於他的皇位重新給奪了回來,而那時朱祁鈺可還活著呢。

    對此,陸縝自然是不能不防的,畢竟他已和朱祁鈺的利益綁在了一塊,一旦讓朱祁鎮奪位成功,不光自己多年努力經營下來的局麵會保不住,恐怕連他的命都會跟於謙一樣被人給害了。

    可是就連身為子的朱祁鈺都因為種種顧慮而不好對自己的兄長下狠手,隻能用些看似幼稚的手段加以懲治,那自己這個當臣子的自然更難做到先下手為強了,甚至連跟皇帝隱晦地提上一嘴都很難。

    在如此情況下,陸縝覺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地提防,不給那些想要攪事的人已可趁之機,防患於未然。而要做到這一點,滿京城的各衙門官職裏,怕是沒一個能比得過錦衣衛了。

    所以哪怕知道這會惹來諸多誤解與非議,陸縝還是領下了這一道旨意,並決定盡快把錦衣衛和鎮撫司衙門拿捏在自己手裏,從而好展開下一步的行動。

    他的這一片苦心既然不好告訴旁人,別人自然也就不得而知了。所以當幾日後,下明發詔書,將他從兵部調到錦衣衛任指揮使時,頓時就在朝野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群臣實在有些跟不上皇帝的節奏了,更不敢相信陸縝居然會不作猶豫地就答應下了這一無理的任命。於是乎,各種法就迅速在官場和民間傳了開來——

    有陸縝是為了討皇帝的歡心才不顧自己文官的身份應下了這差事,分明就是人行徑了;也有人這是陸縝想要攬權的做法,畢竟兵部侍郎頭上還有個尚書,手中權力有限,而錦衣衛指揮使可是直接想子負責的,權力自然要大得多了;甚至還有人傳言這是陸縝早與於謙生了嫌隙才出現的結果……

    各種法不一而足,但大體的意思還是一樣的,那就是對陸縝的行為很是不屑,覺著他以文官的身份去當錦衣衛指揮使實在是有辱斯文,在丟讀書人的臉。甚至民間還有些讀書人叫囂著該讓有司衙門奪去了陸縝原先的功名……

    麵對著鋪蓋地而來的反對聲,陸縝卻表現得很是淡然,隻是盡快交接手上的差事,也不作什麽辯解,更沒有因此就與人生出什麽矛盾來。而他的這一反應,卻更給了那些人以抹黑的理由,覺著他這是心虛的表現,不然一向以善於戰鬥聞名的陸大人怎麽就會突然啞口了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