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兌兩人在剛才徐有貞突然站出來向子進言廢立太子一事時的第一反應是詫異,怎麽還有人搶在了自己頭裏了?

    隨後,他們心裏在有些失落之餘,又不覺有種鬆了口氣的感覺。雖然首倡者的功勞極大,非跟隨進言者可比,但同樣的,他所要麵對的非議和壓力也不是跟隨者能比的。

    程封二人隻是六七品的官,委實沒有這等膽量,隻是受了陸縝的指使才不得不硬著頭皮答應此事。現在既然有人打了頭陣,他們身上的壓力自然就驟然而輕。甚至於,他們和皇帝一樣,都覺著這個叫徐有貞的官員應該也是陸縝安排下的人手。

    有此看法後,兩人終於也下定了決心,不敢讓徐有貞一人專美在前,便也大踏步地從臣班中走了出來,高舉著早就藏在袖筒裏的奏疏,大聲衝上頭的皇帝喊道:“陛下,臣也有本奏,郕王英明果敢,遠勝太子,為將來計,當立郕王為嗣!”

    兩人這一番舉動,更是讓群臣為之震驚。剛才隻有徐有貞一人提及廢立一事也就罷了,怎麽又跑出來兩人,難道皇帝真鐵了心要在今日把此事給敲定下來了麽?

    陸縝則暗暗地歎了口氣,這兩人的反應其實也在情理之中。不過這麽一來,卻讓徐有貞這個首倡之人得了大便宜了,恐怕事後皇帝印象最深的隻會是他。

    果然,在聽了二人的進言後,朱祁鈺臉上更是興奮地生出了兩團紅暈來,忍不住就道了個好字,隨後才驚覺自己有些失態了,趕緊又把臉一板:“太子乃我大明國本,就算是朕也不敢輕言廢立,更不是你們三人了能算的。這還得讓聽聽大家的意思。諸位愛卿,你們覺著徐卿他們所言可還在理麽?”

    “陛下,老臣以為此事尚需斟酌,畢竟事關重大哪。太子雖然暫時才幹不顯,但畢竟年幼,假以時日或許便會有所長進了,到那時再言此事也不遲哪。”楊善終於是忍不住了,第一個站出來道。隻是他反對的態度也遠沒有以往那麽激烈,明顯留了餘地。

    有了第一個開口的,後麵的官員也就少了許多顧慮。頓時間,又有好些個臣子站出來表示了自己不認同廢立一事。不是與之前反對開海一事時的強硬相比,這些人在此事上可就要軟弱得多了。

    另外,這些敢站出來反對的依然隻是臣子中的少部分,更多的人雖然臉上也有些驚訝和不滿,卻沒有急著站出來話,成為了沉默的大多數。

    陸縝見了,心裏便是一陣鄙夷。這些人明顯是看出了子在此事上的堅持,知道要是極力反對會招致皇帝的怒火,所以才會如此顧慮。另外,這應該也與太子與他們沒有切身的利益關係的緣故,要是這裏麵有東宮官員,在麵對此等情況後,他們勢必會極力反對了。

    從這兒便可看出朱祁鈺這幾年裏冷落太子,甚至不給他請師傅一事有多麽的先見之明了。至少這麽一來,就沒有真正的死硬派為太子話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