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知道,所以我才沒有因此就辭官歸裏。”胡濙有些疲憊地了一句。他確實是累了,曆經四朝,做了多少事情,現在又已是風燭殘年,卻還要和朝中新起的權閹爭鬥,道一句身心俱疲是絕不誇張的。

    在歎了兩聲後,胡濙才把話題一轉,落到了陸縝身上:“善思哪,前番老夫在你立下功勞之後不但沒有為你找個好官職,卻把你一下就調去了大同這等凶險之地,你不會怪我吧?”

    “豈敢。先生做這一切都是為我大明江山設想,學生縱然再頑劣也不會在此事上埋怨先生。”著,陸縝又是一笑:“何況若沒有先生的這一決定,也不會有今日的功勞了。”

    “這麽來,那捷報中所提到的事情確實無誤了?你也在此戰裏立下了功勞?所以才與邊軍一道入京獻捷?”胡濙問道。

    陸縝連於謙那裏都沒有隱瞞,當著一直幫助和保護自己,將自己當子侄一般看待的胡濙自然更不會藏著了,便把自己是如何大膽出擊,隻以一千兵力就把來犯之敵殺得大敗虧輸,最後斬敵五千的事情原原本本地道了出來。

    這一番話下來,直聽得這位曆經風浪的老人也是一陣驚詫和激動,半晌才看著自己這位學生道:“善思哪,你可實在太讓老夫感到意外了。想不到老夫當初所放的一枚閑子,卻在對韃子的戰鬥裏發揮出如此巨大的作用。好,老夫果然是沒有看錯了你。”

    “先生謬讚了,學生不過是盡自己本分罷了。”

    “不,這一回你確實做得極好。不光是在對蒙人的作戰上,更是在之後的決定上。你肯將功勞讓出來,比立下此功更讓老夫刮目相看,這明你的眼光比常人要遠得多。一場勝利不算什麽,可要凝聚北邊軍心,其效果可就比區區一場大勝要強得多了。而且,這還有另一處作用,是你一定想不到的。”胡濙卻肅然道。

    “卻是什麽?”陸縝有些不解地道。其實他之所以做此讓步倒沒有想得太遠,隻因為自己身在邊地,總不能和胡遂這樣的軍中將領把關係鬧僵了,這才讓出了功勞來。可聽胡濙的意思,似乎自己這一決定還另有好處。

    “若是一切如實上奏,恐怕如今朝中對韃子的態度就將大變了。你也知道那王振一直以來打的是什麽主意,老夫和朝中官員也是用了許多心力唇舌才暫時壓住了他的野心。若是讓他知道了你能以千人破敵數萬,恐怕他更要以此為借口來唆使陛下對韃子用兵了。到時兵戈一起,就非我大明之幸事了!”

    陸縝一聽,也是一陣後怕。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待事情的角度也大不一樣。他還真沒想過這場勝利會有如此負麵的作用呢。幸好之前自己做出的是讓功的選擇,不然真就要壞事了。

    看了陸縝一眼後,胡濙又繼續道:“不過你也不必因此就對這次的戰功有所猶豫,功勞終究是功勞,而且還是我大明這幾十年來少有的大捷,這次來京獻捷一定不能弱了聲勢。這既是為你,更是為了大同守軍以及我大明邊關的將士和士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