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兒子被幾名下人帶走,王抒的臉上終於露出一抹苦笑,攤上這麽個衝動亂來的兒子,他這個當爹的實在沒法教訓,隻能先把人關進宗祠裏再了。

    其實他也清楚為什麽王躍會如此魯莽地叫人去找馬賊對付陸縝,還不是因為之前自己對這位陸知州的態度太過於謙卑了些。年輕人嘛,總是有些氣盛與不服的,再加上都知道自家二伯和陸縝的矛盾,這時候想著出手也是正常的。

    但也正是因為他們都很年輕,所以總免不了犯錯。這次,王躍就給自家惹出了一樁禍事來。因為就王抒所知,此番押運糧食去大同的隊伍就是由陸縝帶頭的,一旦真個遭到了那些馬賊的襲擊,他再萬一有個閃失,這筆帳可就得全算到王家頭上了。

    因為朝中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陸縝和王振間的矛盾,而這邊又多由王家做主,所以隻要他出了什麽事,幾乎不用想,所有人都會認定是王家對陸縝的打擊報複。甚至都不用出什麽狀況,隻要他在公事上有一點差錯和不順,大家都會順理成章地把原因歸結到王家頭上,這是王振都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

    所以,在知道此事已成定局的情況下,王振才會忍下這口惡氣,並且來信讓王家在接下來一段時日裏莫要生出太多事端來,並和陸縝搞好關係。怕的是那種眾口鑠金般的謠傳與輿論了。

    王公公雖然如今權傾一時,但既然身在朝廷裏,就得遵循其中的遊戲規則。他固然可以用手中的權力對自己的政敵打擊報複,但那也得找到合理的借口才是。像陸縝這樣的情況,卻是最難找出合理借口來的,因為什麽,大家都不會信,而且對方的名頭也著實不,一旦出事,自然就鬧得朝野皆知了。

    王抒自然是明白自己兄長心思的,奈何他沒有跟子侄輩們細,不料這卻惹出了這麽個禍患來。

    但事到如今,後悔已經沒用了。甚至就是派人追趕去示警都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就王躍所,劫殺應該就發生在這兩日了。現在唯一能指望的,就是陸縝不要真傷在了那些無法無的馬賊手上,那樣倒還有轉圜的餘地。

    另外,就是得趕緊去信將一切告訴王振,讓他做好相應的準備,如此,即便真出了什麽差錯,他也有個反應的時間不是。想明白這一切,王抒就趕緊起身,直奔著書房而去。

    這幾樣結果裏,王抒單單就忽略了陸縝會擊敗那些馬賊,甚至拿到活口,盤問出真相這一條來。因為在他看來,那些個民夫是完全無法抗衡幾十名有心伏擊的馬賊的。

    @@@@@

    當王抒的書信急急遞出,直朝北京而去時,陸縝一行人終於來到了大同城下。

    本來,他們的速度是遠不會這麽快的,但因為繳獲了好幾十匹的駿馬,這給了車輛以更大的動力,再加上經過這一場後,民夫們的底氣變得足了起來,對陸縝也多了幾分敬畏,於是這速度就上去了,原來算著還需要三才能到的路程,隻花了兩時間,就徹底趕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