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手中權勢的日益增長,再加上朝中官員的不斷投靠,王振真正已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般的存在。

    可即便如此,在大明朝現有的規矩和律令下,他依然無法做到一手遮,其實,就算是當今子正統皇帝朱祁鎮,也是無法隨心所欲的。比如地方官員的任免,很大程度依然掌握在吏部手裏,而王公公則隻能通過對吏部施加影響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正因如此,當蔚州原來的知州因突然的彈劾而被罷官時,王振根本來不及做出相應的應對。本來,那位知州是他特意安排過去的,為的自然是照顧家鄉,以及那裏的親人朋友了。可現在,因為被禦史言官接連彈劾其諸項罪名,這位隻能黯然回鄉,而知州的位置也就因此空了出來。

    為此,這幾日裏,王公公一直都在考慮著派哪個心腹去接替這個位置為好。實在,這事兒看似不大,但要有個妥善安排卻也不容易。

    因為以王振如今的身份地位,能入其法眼的,多半是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員,能被他引為心腹的,更是一圈兒手握實權的高官。而這蔚州知州卻不過是個六品上的地方官而已,而且地處北方邊疆,除了能借此討好王公公外,幾乎沒有任何的好處。

    試問,這麽一個吃力不討好,而且還有一定危險的位置,朝中那些大人們誰會接受呢?別他們了,就是他們的門生弟子,對此也是沒有多少興趣的。就是想貪汙的人,也會因為那裏地理位置的貧窮,以及王振家人的存在而難有所收獲,反而會因為包庇王家之人在當地為惡而惹來一身騷。

    這蔚州知州的位置頓時成了塊燙手山芋,即便王振,一時半刻也安排不好適當人選來。幸好朝中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位置對王公公意味著什麽,所以倒也沒人會覬覦此位,隻消過上一段日子,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

    可誰能料到,這卻給胡濙找到了機會,居然就在子麵前保舉了陸縝坐上了這一位置!當身在文華殿外的王振聽到這話時,整個人都僵住了,隨即,整張臉又迅速變得有些青白:“胡濙老匹夫,你真是不肯甘休哪!你想讓陸縝複職也就算了,居然還把他安插到了我的家鄉,這是想在那兒給我製造麻煩麽?”

    心頭的憤怒自然是不消的,但王振卻無奈地發現,麵對此事,自己還真就有些束手無策了。因為子已經允準了胡濙的這一請求,而胡濙又是吏部尚書,有著足夠的權力來決定這一官職的任免。

    有那麽一刻,王振都有些後悔之前借機把陸縝的官職給免掉了,不然他根本沒這個機會當上蔚州知州。這或許可以算得上是某中意義上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而以這個陸縝以往表現出來的態度和能力,以及與自己之間的過節,王振幾乎可以肯定,對方一旦到了蔚州,勢必會對自己的家人下手,這可不是他希望看到的結果。

    既然事情已無可避免,唯一能做的應對,似乎隻有先提醒家人,讓他們做好相應的準備了。王振也是個果決之人,心裏一生出念頭,便轉身欲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