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問一句現在京城裏哪個人最倒黴,日子最是難過,恐怕多數在官場裏的人都會給出一個相同的答案——大興縣令!

    因為七月初一這下午,就在屬於大興縣的城西某處,發生了一場規模不的械鬥,聽還有人動用了弓弩,更死了好幾個當地的幫會人物。

    雖然這事後來就被人查出是與廠衛有關,可亂了京城局麵的事情還是足夠當地縣令喝上一壺的了。而且,在此之前,另一邊的宅子裏也出了數人被殺的命案,這也是要著落到大興縣身上的。

    這還不算,就在當夜裏,城外再次發生聳人聽聞的火拚之事,一早出城的百姓赫然看到了有好幾十具屍體橫在官道之上。而這一帶恰好又在大興縣的治下。

    這一下可就好了,三樁人命案子同時落到大興縣身上,這兒又是京城,這位隻有六品的京縣縣令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而更叫他憂心的是,這幾起案子都不是他一個縣令能深查的,他甚至連戴罪立功,把案子查清楚的機會都沒有。

    都京官難當,這裏不但物價什麽的花費要遠遠超過其他地方,而且有著太多無法得罪的達官貴人,以及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一旦稍不留神,等待他的便是無數的明槍暗箭,就是落個丟官罷職都不算是什麽事情。

    而如今的大興縣令遇到的就是這麽個局麵。在他對幾起案子都無能為力的情況下,朝中一些言官們便開始朝他下手了。

    言官可不會來他這個縣令有多麽的為難,一旦發現他的治下出了如此事端,他又不能給出個滿意的交代,便立刻就上了彈劾。而且還不止一兩人,數十道彈章在次日之後便紛紛飛進了皇宮,而到了初四這一,連朝會之上都有禦史當眾參劾了大興縣令。

    在得知自己眼皮底下竟也發生如此之多的血案之後,子也是龍顏震怒,當即就命人直接把大興縣令給宣進了宮裏當麵斥問。

    麵對如此情形,這個正當盛年,還是二甲出身,本來前程遠大的縣令卻是一句話都不出來。因為他很清楚,自己把個屍位素餐玩忽職守的罪名吃下去最多也就丟個官罷了,可要是真敢出幾起案子和廠衛有關,就是命都未必能保得住。

    最終,他被盛怒之下的子直接下旨褫奪衣冠,罷去一切官職,限兩日內離開北京城。就此,官場便再也與他無緣了。

    見此,雖然不少朝臣都麵露同情之意,他們可是知道其中內情的,但卻也無一人出言相助。官場上的事情就是如此沒有情麵可講,你非其同黨,誰肯花力氣和心思來救你保你呢?

    楊溥當然也不可能以堂堂內閣首輔的身份來保一個大興縣令了,但他卻有些奇怪地看了身後幾位的胡濙一眼,因為他發現這位眼中閃著異樣的光芒,似乎是在打著什麽主意。

    “莫非之前他所提到的事情就要著落在此了麽?”楊溥若有所思地垂了下眼睛,繼而已有了自己的決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